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被引:41
作者
宋英辉
杨雯清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社会防卫; 再社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封存犯罪记录是未成年人再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除因犯罪记录产生的"标签效应",对未成年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制度运行中仍然存在监督与救济程序缺失、查询程序不规范、封存效力不明确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衔接与配合脱节等问题。此外,该制度在运行中与少年司法其他制度之间存在着冲突,而且单一的封存模式以及适用条件,不利于实现双向保护的目的。对此,应当通过采取"原则+例外"的立法模式、设置合理的考验期、完善监督与救济、明确封存效力以及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衔接与配合等方式,对制度进行完善。此外,应当以整体性视角看待该制度,缓解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与其他少年司法制度之间的冲突,使制度内部相互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4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之反思与完善 [J].
罗世龙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0 (02) :37-49
[2]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检视与完善 [J].
宋英辉 ;
杨雯清 .
法律适用, 2017, (19) :34-39
[3]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证分析——以贵州实践为样本 [J].
余敏 ;
何缓 .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7, (04) :57-65
[4]   “封存”还是“消灭”?——评新刑诉法犯罪记录封存条款 [J].
李章仙 .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5, (02) :29-40
[5]   社会排斥理论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改革 [J].
姚建龙 .
青年探索, 2015, (02) :73-79
[6]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实践设想 [J].
马艳君 .
法学杂志, 2013, 34 (05) :120-125
[7]   限制犯罪记录流向社会公众的思索与实践——以江苏某基层法院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试点为样本 [J].
卢宁 ;
史华松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1 (05) :58-62
[8]   关于全省法院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有条件消灭制度的调研报告 [J].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课题组 ;
刘玉安 .
山东审判, 2011, (05) :21-25
[9]  
四方面细化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N]. 陈强,刘冰.检察日报. 2017 (003)
[10]  
《某市X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档案封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