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塌陷对中国西部风沙区土壤质量的影响机制及修复措施

被引:23
作者
史沛丽 [1 ]
张玉秀 [1 ]
胡振琪 [2 ]
马康 [1 ]
于冰冰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井工开采; 风积沙区;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多样性; 修复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1.9 [土壤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西部风沙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井工开采造成土体坍塌,产生地表裂缝,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土壤酶活性降低、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土壤沙化、植被死亡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剖析近年来煤炭地下开采对西部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植被生长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提出塌陷区土壤环境破坏的修复措施。指出今后的研究应集中于采煤塌陷区土壤质量的恢复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方面,为中国西部风沙区采煤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