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地质特征

被引:62
作者
杨克明 [1 ]
朱宏权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2]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叠覆型; “三元”控藏; 致密砂岩气区; 非常规气藏; 川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川西致密砂岩气藏成藏地质背景、成藏特点和气藏特征,提出了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概念。川西叠覆型致密气区具有叠合性、广覆性、节律性、模糊性和多样性五性特征。叠合性:原型盆地的叠合性、构造形变的叠合性、储层的叠合性、成藏组合的叠合性、气藏的叠合性;广覆性:源岩分布的广覆性、储层分布的广覆性、圈闭分布的广覆性、气藏分布的广覆性;节律性:构造演化的节律性、沉积演化的节律性、运移充注的节律性;模糊性:气水边界的模糊性、圈闭类型的模糊性、储层的非均质性;多样性:烃源的多样性、储集类型的多样性、运移方式的多样性、气藏类型的多样性。川西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总体具有"源、相、位"三元控藏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资源潜力与勘探技术.[A].贾承造;池英柳;.第三届隐蔽油气藏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
[2]   “连续型”油气藏及其在全球的重要性:成藏、分布与评价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袁选俊 ;
朱如凯 ;
董大忠 ;
李伟 ;
王岚 ;
高晓辉 ;
公言杰 ;
贾进华 ;
侯连华 ;
张光亚 ;
李建忠 ;
徐春春 ;
杨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6) :669-682
[3]   “连续型”气藏及其大气区形成机制与分布——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大气区为例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朱如凯 ;
袁选俊 ;
李伟 ;
张光亚 ;
张响响 ;
高晓辉 ;
刘柳红 ;
徐春春 ;
宋家荣 ;
李国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307-319
[4]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袁选俊 ;
朱如凯 ;
侯连华 ;
王岚 ;
高晓辉 ;
公言杰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324-331
[5]   龙门山构造带印支期构造递进变形与变形时序 [J].
邓康龄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85-490
[6]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J].
贾承造 ;
赵文智 ;
邹才能 ;
冯志强 ;
袁选俊 ;
池英柳 ;
陶士振 ;
薛叔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257-272
[7]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与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J].
庞雄奇 ;
陈冬霞 ;
张俊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1-8
[8]   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庞雄奇 ;
陈冬霞 ;
张俊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56-62
[9]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成藏年代学特征 [J].
杨克明 ;
叶军 ;
吕正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08-213
[10]   川西孝泉构造上三叠统超致密储层演化特征 [J].
吕正祥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