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俯冲对济阳坳陷形成的制约

被引:5
作者
叶兴树
王伟锋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地幔柱; 板块俯冲; 断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为了研究地幔柱、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济阳坳陷的影响,在前人提出的地幔柱观点的基础上,总结济阳坳陷的地质特征及关于地震震源分布与板块俯冲的研究成果,发现济阳坳陷的沉积地层、岩浆活动、构造拉张、地热梯度、密度流成因的储集砂体由南而北有规律地分布;俯冲板块进入地幔的过程实际上构成了地幔对流的下降流,地幔660km(或670km)深处是俯冲板块进入地幔后地幔物质调整所引发的上升流的深度;西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时下插角度由南而北减小,俯冲板块到达地震不连续面的时间自南向北增大,使地幔柱由南向北迁移,导致济阳坳陷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具有规律分布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济阳坳陷地层型油气藏成藏模式 [J].
熊伟 ;
闵伟 ;
尚冰 ;
石红霞 ;
贾容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2) :219-226
[2]   地壳与弱化岩石圈地幔的相互作用:以燕山造山带为例 [J].
路凤香 ;
郑建平 ;
张瑞生 ;
邵济安 ;
李伍平 ;
余淳梅 .
地球科学, 2006, (01) :1-7
[3]   华北东部橄榄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岩石圈地幔演化意义 [J].
郑建平 ;
路凤香 ;
余淳梅 ;
袁晓萍 ;
张瑞生 .
地球科学, 2006, (01) :49-56
[4]   济阳坳陷地幔热流和深部温度 [J].
龚育龄 ;
王良书 ;
刘绍文 ;
李成 ;
韩用兵 ;
李华 ;
蔡进功 .
地球科学, 2005, (01) :121-128
[5]   地幔柱构造对松辽盆地及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制约 [J].
肖龙 ;
王方正 ;
王华 ;
F.Pirajno .
地球科学, 2004, (03) :283-292
[6]   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及其演化 [J].
陈洁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4) :700-706
[7]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附视频 [J].
胡望水 ;
吕炳全 ;
官大勇 ;
张文军 ;
冷军 ;
毛治国 ;
袁晓满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4) :51-58
[8]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流体压力特征(英文)附视频 [J].
叶加仁 ;
郝芳 ;
陈建渝 ;
陈振岩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4) :83-94
[9]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我国东北和华北块体地震活动 [J].
孟宪森 ;
郑辉 ;
姜锦华 .
东北地震研究, 2003, (01) :12-18
[10]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断裂活动强度研究 [J].
衣学磊 ;
侯贵廷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50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