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桂西北喀斯特次生林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
被引:22
作者:
朱双燕
[1
,2
,3
]
王克林
[1
,2
]
曾馥平
[1
,2
]
曾昭霞
[1
,2
]
宋同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观测站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喀斯特;
次生林;
凋落物;
养分归还;
广西;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1.019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桂西北喀斯特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自然恢复方式下处于同一演替序列的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3个森林群落,应用网筐收集法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定位观测和研究了各群落的凋落物量、组成特征、季节动态变化及其N、P、K含量。结果表明,3个次生林群落年均凋落物量范围为6053.93kg·hm-2(灌丛)~6794.40kg·hm-2(藤刺灌丛),凋落物以叶占明显优势,其年变化以单峰形式出现,峰值处在9月份;凋落物中主要养分元素的含量为N>K>P,而森林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P>K>N,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的养分元素年归还总量分别为:95.41、106.09、80.62kg·hm-2(N),6.58、6.64、5.06kg·hm-2(P),18.63、19.66、14.90kg·hm-2(K);群落地表凋落物层的凋落物现存量范围为2835.23kg·hm-2(藤刺灌丛)~3349.16kg·hm-2(乔灌丛),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为1.82(灌丛)~2.37(藤刺灌丛),随着凋落物的分解养分元素的回归速度表现出K>N>P。同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喀斯特次生林群落的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较大,养分回归较迅速,具有良好的自养能力和恢复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7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