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4万年以来有机碳和碳酸盐含量变化及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30
作者
李丽
王慧
罗布次仁
贺娟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有机碳; 海洋生产力; 碳酸盐; 低钙事件;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南海北部陆坡的17937柱状样上部4万年来有机碳和碳酸盐的含量分布特征显示:有机碳含量总体显示出冰期高、间冰期低的特征,碳酸盐则相反。C/N元素比分布范围和二组分分析说明该站位的有机碳以海洋自生有机碳为主,全新世达80%以上。根据海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和两类不同来源有机碳所占比例计算得出的海洋自生生物产生的有机碳含量在MIS2时期最高,说明末次冰期海洋生产力提高。冰期冬季风强化,海水混合程度加强,营养物质利用更充分以及陆源输入增多导致营养物质增加。碳酸盐含量主要受陆源物质稀释的影响,为"大西洋型"旋回。碳酸盐旋回在全新世早中期存在低碳酸钙事件,可能与该时期的强降雨冲刷所致陆源稀释作用增强、海水溶解作用增强以及海洋表层生产力的降低等综合作用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南海北部17937岩心四万年来古环境变化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 [J].
李丽 ;
王慧 ;
汪品先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6) :793-799
[2]   南海北部晚更新世以来的碳酸盐旋回 [J].
李学杰 ;
刘坚 ;
陈芳 ;
张欣 .
第四纪研究, 2008, (03) :431-436
[3]   近3万年来南海北部碳酸盐旋回及古气候意义 [J].
葛倩 ;
孟宪伟 ;
初凤友 ;
方银霞 ;
杨克红 ;
雷吉江 ;
李小虎 ;
赵建如 .
海洋学研究, 2008, (01) :18-21
[4]   2004年冬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 [J].
孙军 ;
宋书群 ;
乐凤凤 ;
王丹 ;
戴民汉 ;
宁修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 (05) :132-145
[5]   南海北部深水底流沉积作用 [J].
邵磊 ;
李学杰 ;
耿建华 ;
庞雄 ;
雷永昌 ;
乔培军 ;
王嘹亮 ;
王宏斌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771-777
[6]   应用特征光合色素研究东海和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J].
陈纪新 ;
黄邦钦 ;
刘媛 ;
曹振锐 ;
洪华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7) :738-746
[7]   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研究特点及影响因素 [J].
乐凤凤 ;
宁修仁 .
海洋学研究, 2006, (02) :60-69
[8]  
南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的研究[J]. 朱根海,宁修仁,蔡昱明,刘子琳,刘诚刚.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S2)
[9]   南海北部全新世早期低钙事件及其古气候解释 [J].
李学杰 ;
江茂生 .
古地理学报, 2003, (03) :355-364
[10]   全球12000aBP以来火山爆发记录及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 [J].
于革 ;
刘健 .
湖泊科学, 2003, (0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