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形成时代的一些认识

被引:24
作者
王书兵 [1 ,2 ,3 ]
蒋复初 [3 ]
傅建利 [2 ,3 ]
李朝柱 [2 ,3 ]
蔡瑶 [4 ]
姚海涛 [2 ,3 ]
乔彦松 [2 ,3 ]
张自森 [5 ]
李毅 [6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
[2]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4]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5] 河南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
[6] 河南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关键词
共和运动; 兴海盆地; 河套盆地; 三门峡; 晋陕峡谷; 黄河的形成时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以黄河中游河套盆地-晋陕峡谷-三门峡盆地-三门峡峡谷-郑州邙山段黄河形成时代为主要研究内容,辅以黄河上游兴海盆地-共和盆地段黄河出现的时代来探讨统一黄河形成的时代。黄河上游兴海盆地共发育9级黄河阶地,ESR和OSL年代结果表明,最高三级阶地分别形成于200ka,100ka和80ka;中游河套盆地普遍发育一套湖相沉积,其中盆地东南端托克托台地郝家窑剖面湖相沉积的亮度和烧失量数据呈现一致的由下向上波动上升变化趋势,反映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在不断增高,湖水盐度在增大,可能指示了湖泊处于封闭的环境,OSL结果显示湖相沉积结束的年代在100ka前后;三门峡盆地东端发育的最高黄河阶地年代为150ka,而指示古三门湖湖水外泄的河湖相白砂层结束时间是200ka。文章总结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共和运动才是形成统一黄河的主因,尽管如此,上游兴海-共和河段及中游三门峡河段黄河(分别形成于200ka和200~150ka)出现要早于河套地区(100ka),而晋陕峡谷最晚贯通。也就是说,现今统一的黄河形成于100ka前后。
引用
收藏
页码:705 / 7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新生代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地貌分异与黄河形成的控制作用 [J].
袁宝印 ;
汤国安 ;
周力平 ;
郝青振 ;
李发源 ;
陆中臣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5) :829-838
[2]   内蒙古托克托台地湖相地层及其初步意义 [J].
蒋复初 ;
王书兵 ;
李朝柱 ;
傅建利 ;
阎浩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5) :931-937
[3]   晋陕峡谷北段晚新生代河流演化初步研究 [J].
潘保田 ;
胡振波 ;
胡小飞 ;
张忱 ;
李富强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1) :111-121
[4]   全新世以来滇西北地区天才湖粒度特征及古降水 [J].
韩艳 ;
肖霞云 ;
羊向东 ;
张恩楼 ;
萧家仪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6) :999-1010
[5]   从山前砾石看黄河形成与吕梁山隆升 [J].
李建星 ;
岳乐平 ;
徐永 ;
孙蕗 ;
孙勃 ;
王晓勇 ;
白斌 .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582-586
[6]   黄旗海岩芯烧失量分析与冰后期环境演变 [J].
刘子亭 ;
余俊清 ;
张保华 ;
张丽莎 .
盐湖研究, 2008, 16 (04) :1-5
[7]   河套地区新生代湖泊演化与“吉兰泰-河套”古大湖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J].
陈发虎 ;
范育新 ;
DBMadsen ;
春喜 ;
赵晖 ;
杨丽萍 .
第四纪研究, 2008, (05) :866-873
[8]   山西河曲黄河阶地序列初步研究 [J].
邱维理 ;
张家富 ;
周力平 ;
李容全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544-552
[9]   晚第四纪“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初步研究 [J].
陈发虎 ;
范育新 ;
春喜 ;
DBMadsen ;
CGOviatt ;
赵晖 ;
杨丽萍 ;
孙洋 .
科学通报, 2008, (10) :1207-1219
[10]   内蒙古河套盆地晚更新世晚期化石动物群 [J].
聂宗笙 ;
李虹 ;
马保起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