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被引:32
作者
刘宝花 [1 ]
王培玉 [1 ]
吕姿之 [1 ]
张桂芝 [1 ]
张华明 [1 ]
钮文异 [1 ]
高源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
[2]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墨尔本性教育中心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传播疾病; 教育,非专业; 评价研究; 学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北京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AIDS)、性病(STDs)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为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北京市13所高校的2 173名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并由他们对大学生实施同伴教育。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评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6.9%的大学生有过性交行为。干预后,大学生对生殖健康、AIDS/STDs知识的得分从(35.2±5.3)分提高到(40.9±5.1)分(P<0.05);男、女学生AIDS知识知晓率分别增加了10.0%和10.8%,STDs知识知晓率分别增加了9.8%和10.0%,对AIDS/STDs病人的态度也随AIDS/STDs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结论同伴教育适用于大学生,近期效果明显,可以在大学生中继续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沈阳市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J].
关吉吉 ;
白春玉 ;
张迪 ;
陈容 .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12) :1486-1487
[2]   师范类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J].
叶利贞 ;
徐秀芝 .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04) :450-451
[3]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J].
孙昕■ ;
常春 ;
郭岩 ;
钮文异 ;
吕姿之 ;
高源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2, (12) :107-109
[4]   同伴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常春 ;
吕姿之 ;
钮文异 ;
孙昕霙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16-19
[5]   在一年级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效果的定性评价 [J].
吕姿之 ;
钮文异 ;
孙昕霙 ;
常春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24-26+23
[6]   一年级工科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研究 [J].
钮文异 ;
孙昕霙 ;
吕姿之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12-15
[7]  
艾滋病防治媒体报道参考手册.[M].任学锋;余冬保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