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熊耳山地区岩墙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秦岭造山带岩石圈拆沉的证据

被引:51
作者
王团华 [1 ]
毛景文 [1 ]
王彦斌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岩墙; 锆石SHRIMP Ⅱ U-Pb年代学; 拆沉作用;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 秦岭造山带; 华北克拉通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小秦岭-熊耳山地区岩墙锆石开展了 SHRIMPⅡU-Pb 法年代学研究显示,岩墙岩浆源区的锆石主要表现为华北南缘陆壳基底中的继承性锆石特征。根据地质关系确定的侵位于中生代花岗岩中的岩墙,其锆石年龄定年结果主要表现为1843±10Ma 和768±15Ma 左右的年龄,多数锆石表现为该区域熊耳群火山活动事件1850Ma 左右的年龄,只有很少的锆石颗粒记录了中生代时期128Ma 左右的侵位年龄。总体看来,岩墙中锆石较全面地记录了区域构造演化的历史。锆石测年结果反映出华北陆块阜平运动(2500~2400Ma)、华北南缘熊耳群火山喷发事件(1850Ma)、震旦纪构造活动(850~700Ma)、扬子陆块俯冲拼贴于华北南缘的造山事件(约200Ma)和燕山期(约130Ma)的岩墙岩浆侵位活动。岩墙的 Sr、Nd、Pb 同位素示踪揭示了岩墙岩浆源区与扬子陆块的亲缘性,从而证明新元古代-晚古生代时期扬子陆块向华北陆块南缘俯冲,以及后来秦岭造山带在造山期后华北南缘下地壳基底拆沉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岩墙中锆石测年结果多显示为老的继承性锆石的原因可能是中生代时期生长的锆石颗粒较小,而继承性锆石颗粒较大,锆石单矿物分选过程中主要挑选出继承性锆石的缘故。
引用
收藏
页码:1273 / 128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小秦岭、熊耳山金矿区中基性岩墙的岩石化学研究
    王团华
    毛景文
    谢桂青
    叶安旺
    李宗彦
    [J]. 地学前缘, 2008, (01) : 250 - 266
  • [2] 华北陆块南部元古宙熊耳群火山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事实与争议
    赵太平
    徐勇航
    翟明国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2) : 191 - 206
  • [3] 关于基性岩墙群的U-Pb SHRI MP地质年代学的探讨——以鲁西莱芜辉绿岩岩墙为例
    侯贵廷
    刘玉琳
    李江海
    金爱文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3) : 179 - 185
  • [4] 小秦岭文峪—东闯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微量元素及成因意义
    徐九华
    谢玉玲
    刘建明
    朱和平
    [J]. 地质与勘探, 2004, (04) : 1 - 6
  • [5] 大别山双河硬玉石英岩的超高压变质和退变质事件——SHRIMP测年的证据
    刘敦一
    简平
    [J]. 地质学报, 2004, (02) : 211 - 217
  • [6] 非造山带型金矿——胶东型金矿的陆内成矿作用
    翟明国
    范宏瑞
    杨进辉
    苗来成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85 - 98
  • [7] 河南洛宁太华岩群斜长角闪岩的锆石207Pb/206Pb和角闪石40Ar/39Ar年龄
    倪志耀
    王仁民
    童英
    杨淳
    戴潼谟
    [J]. 地质论评, 2003, (04) : 361 - 366
  • [8]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毛景文
    张作衡
    余金杰
    王义天
    牛宝贵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289 - 299
  • [9] 华北陆块前寒武纪两次重大地质事件的特征和性质
    彭澎
    翟明国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6) : 818 - 825
  • [10] 华北北部中生代岩墙群
    邵济安
    张履桥
    [J]. 岩石学报, 2002, (03) : 312 -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