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中国东部中生代软流圈上涌与构造-岩浆-矿集区
被引:11
作者:

邢集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邢作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刘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邵建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机构:
[1]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来源:
关键词:
大地构造环境;
软流圈上涌;
软流圈平卧;
柱身及柱头;
矿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在深入研究华南地震层析成像的基础上,按照大地构造环境和软流圈上涌形状和热度,将中国东部(大陆)中生代上地幔中岩石圈-软流圈构造划分为3类:(1)陆台区(华北块和扬子块),软流圈沿古裂陷上涌,其柱头上方形成幔壳混熔花岗质岩及相应Au、Cu、Mo、Pb-Zn等矿集区,并于软流圈与岩石圈厚区之陡接触带形成中基性杂岩及相应Fe矿集区;(2)褶皱带中心区(南岭及其延伸带),软流圈在适当深度、热量充足、较大范围内"平卧",因热传导而致使地壳内物质部分重熔,形成壳源型花岗质岩及相应的W、Sn、稀有元素矿集区;(3)褶皱带边缘区(大兴安岭南部及华南南缘),在软流圈上涌柱上方形成幔源或幔壳混熔的花岗质岩,相应为Cu、Au、Pb-Zn、Mo、Ag矿集区。总之,软流圈上涌是中生代构造、岩浆、矿集区形成之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东部深部构造特征及其与矿集区关系
[J].
邢集善
;
杨巍然
;
邢作云
;
刘建华
;
赵斌
.
地学前缘,
2007, (03)
:114-130

邢集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地质勘察局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院 山西地质勘察局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邢作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山西地质勘察局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院

刘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山西地质勘察局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院

赵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地质勘察局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院 山西地质勘察局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院
[2]
华北地区深部构造特征
[J].
邢作云
;
邢集善
;
赵斌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6)
:17-23+36

邢作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邢集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地勘局物化院 中国地质大学

赵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地勘局物化院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国东部壳-幔、岩石圈-软流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带:特征及转换时限
[J].
路凤香
;
郑建平
;
侯青叶
;
李方林
.
中国地质,
2006, (04)
:773-781

路凤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郑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侯青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华北地区两个世代深部构造的识别及其意义——燕山运动与深部过程
[J].
邢作云
;
邢集善
;
赵斌
;
刘建华
;
袁晓萍
.
地质论评,
2006, (04)
:433-441+578

邢作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邢集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地质勘查局物化院 中国地质大学

赵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地质勘查局物化院 中国地质大学

刘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袁晓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5]
中国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方式初步研究
[J].
肖庆辉
;
邱瑞照
;
邓晋福
;
李廷栋
;
莫宣学
;
洪大卫
;
卢欣详
;
王涛
;
吴福元
;
谢才富
.
中国地质,
2005, (03)
:343-352

肖庆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邱瑞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李廷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洪大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卢欣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吴福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谢才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6]
汾渭裂谷系与造山带耦合关系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J].
邢作云
;
赵斌
;
涂美义
;
邢集善
.
地学前缘,
2005, (02)
:247-262

邢作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山西地质勘探局物理化学勘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山西地质勘探局物理化学勘察研究院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山西运城,湖北武汉,山西运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涂美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山西地质勘探局物理化学勘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山西地质勘探局物理化学勘察研究院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山西运城,湖北武汉,山西运城

邢集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山西地质勘探局物理化学勘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山西地质勘探局物理化学勘察研究院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山西运城,湖北武汉,山西运城
[7]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J].
华仁民
;
陈培荣
;
张文兰
;
陆建军
.
矿床地质,
2005, (02)
:99-10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培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张文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毛景文
;
谢桂青
;
张作衡
;
李晓峰
;
王义天
;
张长青
;
李永峰
.
岩石学报,
2005, (01)
:171-190

毛景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谢桂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张作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李晓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王义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张长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李永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9]
华北地区Lg尾波衰减研究——Lg尾波Q0地震成像
[J].
刘建华
;
刘福田
;
阎晓蔚
;
胥颐
;
郝天珧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6)
:1044-1052

刘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福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阎晓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胥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郝天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
开合构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J].
杨巍然
.
地质通报,
2004, (03)
:195-199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