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部一次灾害性大风多普勒雷达和边界层特征分析

被引:23
作者
涂小萍 [1 ]
姚日升 [1 ]
漆梁波 [2 ]
沈翊 [3 ]
孙长 [3 ]
杨豪 [1 ]
机构
[1] 宁波市气象台
[2] 上海中心气象台
[3] 浙江省气象台
关键词
灾害性大风; 多普勒雷达; 边界层; 风廓线; 高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3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浙江省自动气象站、杭州和宁波2部多普勒雷达、湖州风廓线雷达及宁波凉帽山370 m高塔等资料,对2012年4月2日夜间浙江省北部一次灾害性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强冷空气快速下沉触发形成有组织的多单体风暴族导致了湖州地区灾害性大风。多普勒雷达上风暴族表现为弓形回波,伴有后侧入流缺口,其中有3个强烈发展的对流单体。导致湖州灾害性大风的下沉运动开始于1 km以下的边界层,大风从300 m高度及地仅需要2 min。弓形回波尾部发展的强对流单体出流边界与江苏南部东移南下的阵风锋合并导致了嘉兴地区的灾害性大风,而宁波和舟山地区的灾害性大风是由另一新生成的阵风锋导致。宁波凉帽山高塔资料表明,当阵风锋靠近时,塔层318 m上升速度增大,最大可达1.7 m·s-1;中低层上升速度变化不大,阵风锋影响时首先在塔层中上部转为下沉气流,318 m最大垂直下沉速度可达1.81 m·s-1,下沉气流造成的水平风速变化率主要出现在232 m以下,最大1 min超过10 m·s-1,塔层最强降温比最大全风速变化率滞后1 min左右,最大降温幅度达1.6℃·min-1,风温剧变持续了4 min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687 / 16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090603”强飑线过程动力结构特征的观测与模拟分析 [J].
吴海英 ;
陈海山 ;
蒋义芳 ;
姚丽娜 ;
曹舒娅 .
高原气象 , 2013, (04) :1084-1094
[2]   陕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尺度及雷达观测分析 [J].
潘留杰 ;
张宏芳 ;
王楠 ;
周毓荃 ;
侯建忠 ;
张健宏 .
高原气象, 2013, 32 (01) :278-289
[3]   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J].
周之栩 .
浙江气象, 2012, 33 (03) :18-20
[4]   2009年晚秋河北特大暴雪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J].
裴宇杰 ;
王福侠 ;
张迎新 ;
王丽荣 .
高原气象 , 2012, (04) :1110-1118
[5]   一次罕见飑前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分析 [J].
戴建华 ;
陶岚 ;
丁杨 ;
王元 ;
陈雷 .
气象学报, 2012, 70 (04) :609-627
[6]   “6.3”区域致灾雷暴大风形成及维持原因分析 [J].
王秀明 ;
俞小鼎 ;
周小刚 ;
牛淑贞 .
高原气象 , 2012, (02) :504-514
[7]   2009年6月一次飑线过程灾害性大风的形成机制 [J].
梁建宇 ;
孙建华 .
大气科学, 2012, 36 (02) :316-336
[8]   一次阵风锋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J].
夏文梅 ;
慕熙昱 ;
徐琪 ;
徐芬 .
高原气象 , 2011, (04) :1087-1095
[9]   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Ⅱ:双多普勒雷达反演三维风场分析 [J].
王俊 ;
盛日锋 ;
陈西利 .
高原气象 , 2011, (04) :1078-1086
[10]   一次弓状回波、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Ⅰ:以单多普勒雷达资料为主的综合分析 [J].
王俊 ;
龚佃利 ;
刁秀广 ;
盛日锋 ;
陈西利 .
高原气象 , 2011, (04) :1067-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