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歧视社会心理学因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

被引:14
作者
李贞贞
王红红
机构
[1]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关键词
艾滋病; 歧视; 社会心理学因素;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主要介绍了我国艾滋病相关歧视的现状及影响,分析了我国主流社会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存在歧视的社会心理学原因,阐述了减轻艾滋病相关歧视的主要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029 / 10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艾滋病歧视的归因及建议 [J].
朱小根 ;
朱其良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26 (03) :118-122
[2]   论艾滋病歧视及反歧视对策 [J].
聂俊雄 ;
汪荣 .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 23 (05) :50-52
[3]   家庭干预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J].
李蕤 ;
徐玉娥 ;
武俊亚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11) :2596-2597
[4]   艾滋病羞辱和歧视的原因及对策 [J].
陈晶 ;
方鹏骞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9, 15 (03) :318-320
[5]   我国艾滋病歧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J].
任海英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9 (01) :143-146
[6]   艾滋病歧视、排斥及消解策略研究——基于艾滋病感染者所处社会环境类型的比较分析 [J].
秦广强 ;
张娟娟 .
青年探索, 2008, (03) :23-27
[7]   消除艾滋病相关社会歧视的策略 [J].
冯连贵 ;
丁贤彬 ;
彭传轮 ;
王豫林 .
重庆医学, 2006, (24) :2295-2296
[8]   对艾滋病歧视与偏见的研究 [J].
郭欣 ;
程怡民 ;
李颖 ;
黄娜 ;
武俊青 ;
汝小美 .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3) :3300-3303
[9]   医务人员预防HIV职业暴露与减少歧视的调查报告 [J].
张洪 .
江苏预防医学, 2006, (03) :25-26
[10]  
从社会学视角解读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行为[J]. 冯寿林.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