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脑梗塞大鼠脑皮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吴盾
潘三强
刘运泉
梁荫基
湛湘丽
宿宝贵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电针; 脑梗塞;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探讨针刺对缺血神经元保护的线粒体机制。方法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电针组组(线栓法制造脑梗塞灶)和电针组(梗塞后立即给予电针刺激)。非电针组和电针组分别在梗塞后和针灸后1h、3h、6h取材,提取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线粒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脑线粒体内Rhodamine123的荧光强度值(FL1)、线粒体前向角散射(FSC)、线粒体90°侧向角散射(SSC)。结果在1h、3h、6h时,非电针组和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FL1、SS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值(P<0.05),FS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在上述3个时间点与非电针组相比FL1、SSC值高于非电针组值,但P>0.05,FSC值低于非电针组,但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电针组内、电针组内FL1、FSC、SSC值各自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能显著促使缺血半暗带脑皮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促使线粒体肿胀;未发现针刺在缺血后1h、3h、6h能抑制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电针不同穴组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李铁浪
    严洁
    常小荣
    沈菁
    [J]. 中医药导报, 2007, (02) : 5 - 8
  • [2] 电针对暂时性脑缺血大鼠线粒体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钟淑波
    李忠仁
    王次霞
    陈伯英
    [J]. 针刺研究, 2006, (06) : 337 - 341
  • [3] 通心络胶囊对缺血大鼠脑细胞超微结构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
    丁素菊
    黎佳思
    [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6, (05) : 331 - 333
  • [4]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突触可塑性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
    易玮
    许能贵
    汪帼斌
    徐振华
    佘世锋
    黄真炎
    赖新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08) : 710 - 714
  • [5] 电针对脑梗塞大鼠缺血半影区微血管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王家有
    宿宝贵
    潘三强
    贺振泉
    [J]. 解剖学研究, 2005, (04) : 274 - 278
  • [6] 不同刺激参数及其组合对电针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效应的影响
    杨静
    熊利泽
    王强
    刘艳红
    陈绍洋
    徐宁
    不详
    [J]. 中国针灸 , 2004, (03) : 62 - 66
  • [7] 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李成永
    李文金
    苏维广
    马英
    王健
    李淑红
    吴嘉容
    胡炳麟
    孙曼萍
    张宝文
    严隽陶
    [J]. 辽宁中医杂志, 2004, (02) : 104 - 105
  • [8] 督脉穴位电针对暂时性脑缺血所致神经细胞死亡的影响
    李荣
    郭景春
    程介士
    [J]. 针刺研究, 2003, (01) : 10 - 16
  • [9] 实验针灸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林文注, 1999
  • [10] Restricted clinical efficacy of cyclosporin A on rat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J] . Shohei Matsumoto,Atsushi Isshiki,Yasuo Watanabe,Tadeusz Wieloch.Life Sciences . 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