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夏季近地面臭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41
作者
刘姣姣
蒋昌潭
宋丹
安贝贝
机构
[1] 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
[2] 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臭氧; 前体物; 气象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5 [光化学烟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近地面臭氧及前体物、气象因子的连续监测资料,重点分析了主城区夏季典型日臭氧质量浓度时空变化规律,以及臭氧与NO、NO2和CO等前体物及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地表臭氧质量浓度具有主城核心区域较低而周围地区较高的空间分布特征;臭氧质量浓度日分布呈"单峰型",最高小时质量浓度出现在午后16时左右,与太阳辐射强度、温度等气象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与NO、NO2和CO等前体物呈负相关关系;高质量浓度臭氧污染易出现在高压天气系统中,即太阳辐射强度大、微风、相对湿度低且气温较高的天气下;臭氧质量浓度升高与大气压下降幅度密切相关,大气压下降超过0.4kPa时,臭氧质量浓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大气臭氧浓度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单文坡.山东大学.2006, 12
[2]   重庆城区与郊区臭氧的对比及气象的相关性分析 [J].
刘萍 ;
余家燕 ;
黄伟 ;
刘敏 .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3, 35 (03) :11-13+24
[3]   重庆大气中臭氧浓度变化及其前体物的相关性分析 [J].
刘萍 ;
翟崇治 ;
余家燕 ;
鲍雷 ;
黄伟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 (01) :40-43+62
[4]   福州近地层臭氧分布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J].
王宏 ;
陈晓秋 ;
余永江 ;
林长城 ;
白亮 .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21 (04) :175-181
[5]   中国地区臭氧前体物对地面臭氧的影响 [J].
漏嗣佳 ;
朱彬 ;
廖宏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4) :451-459
[6]   天津市臭氧浓度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 [J].
陈魁 ;
郭胜华 ;
董海燕 ;
张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35 (01) :17-20
[7]   杭州市区大气臭氧浓度变化及气象要素影响 [J].
洪盛茂 ;
焦荔 ;
何曦 ;
周春雨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5) :602-611
[8]   气象因素对北京臭氧的影响 [J].
安俊琳 ;
王跃思 ;
孙扬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3) :944-951
[9]   天津夏季地面O3浓度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 [J].
姚青 ;
樊文雁 ;
黄鹤 ;
孙玫玲 ;
刘爱霞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12-16
[10]   北京近地层O3、NOx、CO及相关气象因子的分析 [J].
叶芳 ;
安俊琳 ;
王跃思 ;
杨军 .
生态环境, 2008, (04) :1425-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