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青岛市区春夏季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冯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董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李大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机构:
[1]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来源: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PM10;
PM2.5;
PM1;
相对湿度;
青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青岛市灰霾综合观测站2012年3月2日─2012年6月7日期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青岛市区大气能见度与不同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比较了各级别大气能见度下不同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及所占比例的相关性,研究了相对湿度对大气能见度和颗粒物质量浓度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每天大气能见度最低值出现在早晨07:00—09:00;剔除相对湿度高于90%的前提下,PM2.5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子,随着其在PM10中所占比例上升,大气能见度级别不断下降,相关系数为-0.84;不同相对湿度区间下,PM2.5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明显,其中,相对湿度为60%~70%,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2009年广州能见度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永红
;
冯婷
;
蔡铭
.
中国环境监测,
2012, 28 (03)
:32-37

刘永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2]
灰霾天气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J].
顾卓良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 (02)
:31-33

顾卓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波市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3]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J].
边海
;
韩素芹
;
张裕芬
;
冯银厂
;
吴建会
;
姚青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3)
:406-410

边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韩素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张裕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冯银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吴建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姚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4]
苏州城区能见度与颗粒物浓度和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J].
张剑
;
刘红年
;
唐丽娟
;
朱焱
;
周志恩
;
蒋维楣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9)
:982-98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市气象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朱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苏州市气象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周志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蒋维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5]
福州区域能见度变化特征分析
[J].
叶光营
;
刘必桔
;
戴腾祥
.
北方环境,
2011, 23 (07)
:51-52+81

叶光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闽清县气象局 福建省闽清县气象局

刘必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闽清县气象局 福建省闽清县气象局

戴腾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长汀县气象局 福建省闽清县气象局
[6]
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及特征
[J].
叶香
;
姜爱军
;
张军
;
李崇志
.
气象科学,
2011, 31 (03)
:325-331

叶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气象局 南京市气象局

姜爱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气象局 南京市气象局

张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气象局 南京市气象局

李崇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局 南京市气象局
[7]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与能见度的关系
[J].
姚剑
;
王广华
;
林俊
;
范雪波
;
耿彦红
;
位楠楠
;
单健
;
李燕
;
刘卫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4)
:17-2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广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J].
陈义珍
;
赵丹
;
柴发合
;
梁桂雄
;
薛志钢
;
王贝贝
;
梁永健
;
陈瑜
;
张萌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7)
:967-971

陈义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赵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柴发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梁桂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薛志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王贝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梁永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陈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张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9]
桂林市灰霾天气细粒子影响分析
[J].
郑传新
;
蒋丽娟
;
唐伍斌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S2) (S2)
:4-5

郑传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市气象局

蒋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市气象局

唐伍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市气象局
[10]
辽宁中部城市群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污染特征研究
[J].
马雁军
;
王江山
;
王扬锋
;
刘宁微
;
洪也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5)
:11-15

马雁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王江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王扬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刘宁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洪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