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微地貌特征及其海床侵蚀指示意义

被引:18
作者
赵宝成
机构
[1]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杭州湾北岸; 水下岸坡; 金山深槽; 水下微地貌; 海床侵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旁侧声纳图像和多波束水下地形测量清晰地揭示了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4种微地貌形态,分别为冲沟、凹坑、沙波、光滑海底。金山深槽内海底扰动、切割十分强烈,微地貌以冲沟、凹坑为主,局部成沙波片发育。深槽外缘的水下平地微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光滑海底和冲沟交替出现,局部也有沙波分布。旁侧声纳图像和底质综合分析表明杭州湾北岸水下地貌面貌是水动力和泥沙来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冲沟、凹坑和沙波代表的水流方向与涨潮流方向一致,指示了强劲的潮流对海床的侵蚀和改造;另一方面,由于底流水动力较强、底质沉积物粒径较细,冲沟得以普遍发育,而沙波仅在局部的砂质海床中出现。水下岸坡微地貌分布显示了海床侵蚀与地貌格局和水深条件密切相关,表现为主槽内冲刷和改造后再沉积作用较强,主槽外缘的水下平地冲刷作用明显变弱,出现弱能条件下的光滑海底;水下平地中,浅水区冲沟较为发育,深水区则以光滑海底为主。总体而言,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侵蚀性微地貌广泛分布,海床处于侵蚀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上海近岸海域近30年来的地形演变和机制探讨 [J].
黎兵 .
上海地质, 2010, 31 (03) :29-34
[2]   长江口北支水道萎缩淤浅分析 [J].
刘曦 ;
杨丽君 ;
徐俊杰 ;
陈勇 ;
恽才兴 .
上海地质, 2010, 31 (03) :35-40
[3]   近期(2000-2008年)长江口南港河槽的冲淤变化——兼议外高桥新港区岸段强烈淤积的原因 [J].
闫龙浩 ;
杨世伦 ;
李鹏 ;
吴创收 ;
徐晓君 .
海洋通报, 2010, 29 (04) :378-384
[4]   长江三角洲对流域输沙变化的响应:进展与问题 [J].
高抒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3) :233-241
[5]   强潮海湾近岸表层沉积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水动力响应——以杭州湾北岸为例 [J].
赵建春 ;
戴志军 ;
李九发 ;
李为华 .
沉积学报, 2008, 26 (06) :1043-1051
[6]   我国淤泥质海岸侵蚀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时连强 ;
夏小明 .
海洋学研究, 2008, 26 (04) :72-78
[7]   近期长江河口沙波发育规律研究 [J].
李为华 ;
李九发 ;
程和琴 ;
刘启贞 .
泥沙研究, 2008, (06) :45-51
[8]   长江口崇明东滩冲淤演变分析 [J].
赵常青 ;
茅志昌 ;
虞志英 ;
徐海根 ;
李九发 .
海洋湖沼通报, 2008, (03) :27-34
[9]   杭州湾北岸岸滩冲淤分析 [J].
茅志昌 ;
郭建强 ;
虞志英 ;
谢世禄 .
海洋工程, 2008, (01) :108-113
[10]   海南岛西南海底沙波活动及底床冲淤变化 [J].
王伟伟 ;
范奉鑫 ;
李成钢 ;
阎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4)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