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的地貌分异与分类调控研究

被引:6
作者
关小克 [1 ]
王秀丽 [2 ]
李昕 [2 ]
曹志宏 [1 ]
机构
[1]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地貌分异; 聚集度指数; 景观形状指数;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2016.03.018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门头沟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划分地貌类型区间,从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数量、人口等方面探讨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分异特征,依据农村居民点的资源禀赋条件、演化趋势和所处的地貌类型,构建出不同地貌区农村居民点的分类调控模式。结果表明:在景观上,农村居民点在斑块数量(Number of Patches,NP)、聚集度指数(Aggregation Index,AI)、景观形状指数(Land Scape Index,LSI)、平均居民点面积(Mean Area of Residential Iand,AREA-MN),从浅山-中山-深山梯度带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数量上,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与地貌关系密切,随着地貌从浅山向深山的过渡,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减变化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农村居民点的扩展对优质农业用地具有强烈的侵蚀作用;在人口变化上,山区村庄间的农村人口的相对差异在日趋扩大,在空间上分布上呈现出向浅山地带集中化的趋势。依据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的耦合关系,将研究区村庄分为理性成长、理性衰退、非理性成长、非理性衰退及无变化等5个类型,其村庄面积依次为:672.51、8.22、80.05、631.09、26.43 hm2。最后,依据村庄的类型,并基于地貌分异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96 / 4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农户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分析 [J].
刘宁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04) :545-549
[2]   基于流域的山区景观格局分析和分区研究——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 [J].
曹瑞娜 ;
齐伟 ;
李乐 ;
蒋文惠 ;
曹向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07) :859-865
[3]   基于耕作半径合理布局居民点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例 [J].
唐丽静 ;
王冬艳 ;
王霖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59-64
[4]   秦岭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的GIS分析——以商州区为例 [J].
丁然 ;
杨海娟 ;
刘超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9 (02) :58-62
[5]   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 [J].
关小克 ;
张凤荣 ;
刘春兵 ;
李乐 ;
赵华甫 .
资源科学, 2013, 35 (03) :536-544
[6]   三江源地区植被盖度与居民点的关系研究 [J].
王素慧 ;
贾绍凤 ;
吕爱锋 .
资源科学, 2012, 34 (11) :2045-2050
[7]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 [J].
马晓冬 ;
李全林 ;
沈一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516-525
[8]   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布局优化——以彭水县保家镇为例 [J].
刘明皓 ;
戴志中 ;
邱道持 ;
刘建民 ;
郝威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476-482
[9]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其城乡融合区特征——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 俞龙生,符以福,喻怀义,李志琴.应用生态学报. 2011(01)
[10]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 [J].
梁发超 ;
刘黎明 .
资源科学, 2010, 32 (11) :2138-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