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稠油成藏机理与油气运聚特征

被引:12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邱桂强
高永进
孙锡年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有限公司
关键词
稠油; 含氮化合物; 包裹体; 油气运移; 北部陡坡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的王庄—宁海地区发现了大量稠油 ,但原油的成因及其成藏机理仍不甚了解 .在以往原油成因与油源调查基础上 ,利用非烃含氮化合物及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对该区进行油气运移方向与相对距离、成藏时间与期次的分析 .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北部带原油具有由南而北的运移分馏效应 ,反映北部陡坡带原油来自南部的利津洼陷 ;王庄—宁海地区原油总体具有由东而西的运移分馏效应 ,其东、西两侧各有一主要油气注气点 .王庄—宁海原油烃类与非烃组成与分布特征揭示该区油气具有混合聚集特征 .包裹体测试反映王庄—宁海地区油藏主要为晚期成藏 ,距今小于 5Ma ;而靠近生油中心地带包裹体具有早期成藏的记录 (± 36Ma) .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56+466 +4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低熟油、烃源岩中含氮化合物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黎茂稳 ;
金之钧 .
地球化学, 2002, (01) :1-7
[2]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新疆轮南油田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张水昌 .
地质学报, 2000, (01) :85-93
[3]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王铁冠 ;
张爱云 ;
郭绍辉 ;
张水昌 .
沉积学报, 1999, (02) :147-152
[4]   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的组成是成藏史的反映 [J].
陈建渝 ;
刘从印 ;
张树林 ;
毕研鹏 ;
毕义泉 .
地球科学, 1998, (01) :99-104
[5]   塔里木盆地不同成因原油吡咯氮化合物的地球化学意义 [J].
朱扬明 ;
傅家谟 ;
盛国英 ;
向廷生 ;
梅博文 .
科学通报, 1997, (23) :2528-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