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不同烃源岩17α(H)-重排藿烷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69
作者
张文正 [1 ]
杨华 [2 ]
候林慧 [3 ]
刘飞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重排藿烷; 新藿烷; 沉积环境;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大量饱和烃样品的GC-MS测试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烃源岩普遍分布17α(H)-C30重排藿烷(C30*),而烃源岩之间的C30*相对丰度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总体特征是,发育于深湖相缺氧环境的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的C30*相对丰度较低,发育于浅湖-半深湖相、亚氧化环境的长6-长9暗色泥岩具有较高-高的C30*,特别是湖盆东北部志丹地区长7和长9黑色泥岩具异常高的C30*.生烃岩的岩性、有机质性质和各项指示氧化还原环境的地球化学参数的对比分析表明,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和岩性等是制约C30*相对丰度的主要因素,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影响可能是次要的.高-异常高的C30*指示淡水-微咸水、浅湖-半深湖相的亚氧化环境.因此,延长组湖相生烃岩,特别是长7优质烃源岩(油页岩)与长6-长91烃源岩(暗色泥岩)之间C30*相对丰度的差异性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盆地中生界湖相原油的组群划分和油-源的精细对比提供重要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38 / 14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 [J].
张文正 ;
杨华 ;
杨奕华 ;
孔庆芬 ;
吴凯 .
地球化学, 2008, (01) :59-64
[2]  
鄂尔多斯盆地长91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机制探讨[J]. 张文正,杨华,傅锁堂,昝川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3]   川中侏罗系原油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组成及成因探讨 [J].
朱扬明 ;
钟荣春 ;
蔡勋育 ;
罗毅 .
地球化学, 2007, (03) :253-260
[4]   8亿多年前由红藻堆积而成的下马岭组油页岩 [J].
张水昌 ;
张宝民 ;
边立曾 ;
金之钧 ;
王大锐 ;
陈践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5) :636-643
[5]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常振恒 ;
陈中红 ;
张玉体 ;
彭君 ;
金振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2) :178-182+187
[6]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段毅 ;
吴保祥 ;
张辉 ;
郑朝阳 ;
王传远 .
地质学报, 2006, (02) :301-310
[7]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杨华 ;
张文正 .
地球化学, 2005, (02) :147-154
[8]   库车坳陷却勒1井原油的重排藿烷系列及油源对比 [J].
肖中尧 ;
黄光辉 ;
卢玉红 ;
吴懿 ;
张秋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35-37
[9]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源研究 [J].
张文正 ;
李剑峰 .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04) :28-36
[10]   17α(H)-重排藿烷在塔里木盆地中的指相意义 [J].
赵孟军 ;
张水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1) :36-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