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

被引:90
作者
邹泓 [1 ]
余益兵 [2 ]
周晖 [3 ]
刘艳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2] 安徽农业大学心理学系
[3]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社会适应; 领域-功能模型; 青少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整合已有理论和实证成果的基础上,从关键性任务分析和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将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指标划分为内容领域和功能状态。通过开放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了评估社会适应状态的四个具体领域,并据此编制自我报告问卷进行验证。在对全国2314名中学生所填写问卷进行分析后,形成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问卷最终共50个项目,包括自我肯定、自我烦扰、亲社会倾向、社会疏离、行事效率、违规行为、积极应对和消极退缩等8个一阶因子;分为自我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环境适应4个领域,以及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种功能状态。经多质多法模型的交叉验证分析,问卷的二阶结构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可以从四个适应领域和两种功能状态考察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初步验证了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领域-功能理论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的初步检验 [J].
周晖 ;
张豹 ;
谭锐 ;
黄鸣鹤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9) :1005-1007
[2]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 [J].
聂衍刚 ;
林崇德 ;
彭以松 ;
丁莉 ;
甘秀英 .
心理学报, 2008, (09) :1013-1020
[3]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 [J].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
方晓义 ;
沃建中 ;
蔺秀云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02) :95-101
[4]   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J].
王永丽 ;
林崇德 ;
俞国良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1) :109-114
[5]   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 [J].
王争艳 ;
雷雳 ;
刘红云 .
心理科学, 2004, (05) :1056-1059
[6]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J].
张雅明 ;
曾盼盼 ;
俞国良 ;
不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4, (01) :6-8
[7]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 [J].
陈建文 ;
黄希庭 .
心理科学, 2004, (01) :182-184
[8]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J].
李文道 ;
邹泓 ;
赵霞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03) :73-81
[9]   适应行为的基本理论及其测验 [J].
陶德清 .
中国特殊教育, 1999, (02) :9-12
[10]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侯杰泰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