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棪原料香气与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分布研究
被引:1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苗爱清
江和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和源
李家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李家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海涛
何玉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何玉媚
韩宝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韩宝瑜
机构
:
[1]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来源
:
茶叶科学
|
2003年
/ 02期
关键词
:
茶学;
黄棪;
原料;
游离态香气;
结合态香气;
分布;
D O I
:
10.13305/j.cnki.jts.2003.02.014
中图分类号
: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
090203 ;
摘要
:
黄棪原料游离态香精油含量以茎中最高,达20.95 mg / kg,梢中含量为12.42 mg / kg,叶中为8.15 mg / kg;其中游离态醇类香气化合物也以茎中含量最高,为14.87 mg / kg,分别是梢、叶中醇类香气化合物的3.46和5.65倍。而香气的化学组成以梢中最丰富,测出36个组分;茎中测出24个组分;叶中仅测出19个。中国乌龙茶的特征香气组分在供试原料中大都检出,且绝大多数组分在茎中有较高的含量。糖苷类结合态香气前体的数量分布与游离态香气的数量分布正好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研究附视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苗爱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舒爱民
伍锡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伍锡岳
林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林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海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迎
[J].
中国茶叶,
2003,
(04)
: 8
-
10
[2]
乌龙茶香气研究进展
胡海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胡海涛
苗爱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苗爱清
[J].
广东茶业,
2002,
(05)
: 10
-
14
[3]
不同湿度做青环境对乌龙茶香气的影响
张方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张方舟
陈荣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陈荣冰
李元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李元钦
江福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江福英
[J].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04)
: 3
-
5
[4]
乌龙茶香气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张秀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轻工业学院!
张秀云
[J].
福建茶叶,
1999,
(03)
: 15
-
17
[5]
七种高香型乌龙茶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素贤
谢赤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谢赤军
陈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陈栋
郑如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郑如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振伦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 116
-
120
[6]
丹桂与名优乌龙茶品种香气特征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荣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方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福平
游小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游小妹
[J].
茶叶科学,
1998,
(02)
: 35
-
40
[7]
茶叶中糖苷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汪东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合肥
汪东风
[J].
中国茶叶加工,
1997,
(04)
: 32
-
36
[8]
不同品种乌龙茶香气的特征及其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
骆少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
骆少君
濮荷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
濮荷娟
郭雯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
郭雯飞
[J].
福建茶叶,
1987,
(02)
: 11
-
20
[9]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业部茶叶畜产局, 1989
←
1
→
共 9 条
[1]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研究附视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苗爱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舒爱民
伍锡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伍锡岳
林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林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海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迎
[J].
中国茶叶,
2003,
(04)
: 8
-
10
[2]
乌龙茶香气研究进展
胡海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胡海涛
苗爱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苗爱清
[J].
广东茶业,
2002,
(05)
: 10
-
14
[3]
不同湿度做青环境对乌龙茶香气的影响
张方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张方舟
陈荣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陈荣冰
李元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李元钦
江福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安
江福英
[J].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04)
: 3
-
5
[4]
乌龙茶香气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张秀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轻工业学院!
张秀云
[J].
福建茶叶,
1999,
(03)
: 15
-
17
[5]
七种高香型乌龙茶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素贤
谢赤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谢赤军
陈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陈栋
郑如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郑如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振伦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 116
-
120
[6]
丹桂与名优乌龙茶品种香气特征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荣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方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福平
游小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游小妹
[J].
茶叶科学,
1998,
(02)
: 35
-
40
[7]
茶叶中糖苷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汪东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合肥
汪东风
[J].
中国茶叶加工,
1997,
(04)
: 32
-
36
[8]
不同品种乌龙茶香气的特征及其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
骆少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
骆少君
濮荷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
濮荷娟
郭雯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
郭雯飞
[J].
福建茶叶,
1987,
(02)
: 11
-
20
[9]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业部茶叶畜产局, 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