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疏散通道人群密度对行走速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32
作者
李俊梅 [1 ]
胡成 [2 ,3 ]
李炎锋 [1 ]
刘闪闪 [1 ]
许鹏 [1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移动速度; 密集人群; 疏散; 疏散通道; 人员密度;
D O I
10.13614/j.cnki.11-1962/tu.2014.08.023
中图分类号
TU998.1 [消防];
学科分类号
0306 ; 0837 ; 0838 ;
摘要
疏散通道的流通能力及人员的行走速度是预测建筑物内人员疏散时间的主要因素,而疏散通道的流通能力、人员的行走速度、人员密度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本文对现有典型的国内外密集人群沿水平通道、楼梯上行、下行的移动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中人群密度与行走速度及流通能力之间关系的异同,并通过工程案例对用不同模型预测的的疏散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疏散通道,各模型在人员自由移动与人员高度密集状态下的结果差异较大。对于水平通道,大部分模型在0.5人/m2≤D≤2.5人/m2的人流密度范围内,结果比较接近。对于沿楼梯上行的人员移动,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各模型间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北京南站行人特征参数的调查与分析 [J].
刘栋栋 ;
赵斌 ;
李磊 ;
张蕊 ;
赵东拂 ;
曾杰 ;
蒋方 .
建筑科学, 2011, 27 (05) :61-66
[2]   北京站、北京西站行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J].
刘栋栋 ;
张小丽 ;
李磊 ;
张蕊 ;
赵东拂 ;
曾杰 ;
蒋方 .
建筑科学, 2010, 26 (07) :26-30
[3]   北京地铁交通枢纽行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J].
刘栋栋 ;
孔维伟 ;
李磊 ;
张蕊 ;
赵东拂 ;
曾杰 ;
蒋方 ;
韩冬 .
建筑科学, 2010, 26 (03) :70-74+83
[4]   综合交通枢纽内部行人流特性分析及仿真模型参数标定 [J].
贾洪飞 ;
杨丽丽 ;
唐明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9, 9 (05) :117-123
[5]   北京地铁1号线车站设施与客流关系分析 [J].
陈峰 ;
吴奇兵 ;
张慧慧 ;
李三兵 ;
赵亮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9, 9 (02) :93-98
[6]   地下公共空间的群集流动规律研究——以上海市徐家汇地铁商城为例 [J].
丁娟 ;
徐磊青 ;
汤众 .
建筑科学, 2008, (09) :74-78
[7]   车站客流观测及其对人群疏散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J].
袁建平 ;
方正 ;
卢兆明 ;
谢丽霖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08-113
[8]   火车站客流密度与移动速度的观测研究 [J].
方正 ;
袁建平 ;
王晓刚 ;
马莉莉 ;
王平 .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01) :12-15
[9]   时间压力下人员流动状态的观测和分析 [J].
张培红 ;
鲁韬 ;
陈宝智 ;
卢兆明 .
人类工效学, 2005, (01) :8-10+17
[10]   建筑物人员疏散逃生速度的数学模型 [J].
陆君安 ;
方正 ;
卢兆明 ;
赵春梅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 (02)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