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深施氮对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朱从桦 [1 ,2 ]
李旭毅 [1 ]
陈惠哲 [2 ]
武辉 [3 ]
欧阳裕元 [1 ]
余俊奇 [1 ]
黄豹明 [1 ]
罗粞 [1 ]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宜宾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机械直播水稻; 侧深施肥; 缓释尿素; 产量; 氮肥吸收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究侧深施肥对川西平原区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籼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施氮肥(N0)、尿素2次撒施(TF)、尿素1次撒施(UB)、尿素侧深施(UM)、尿素和缓释尿素混合侧深施(SRUM)对机械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分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总量、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产量均表现为SRUM>UM>TF>UB>N0。SRUM和UM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茎叶转移的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RUM茎叶干物质转运量显著高于UB和UM,增幅分别为28.97%和4.17%。SRUM和UM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产量分别较UB增长8.00%和12.95%。与TF相比,UM、SRUM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1.35%、46.94%,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7.22%、25.88%。相比其他施氮处理,SRUM能够显著提高直播水稻的有效穗数、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总量、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和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同步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可见,SRUM既能减少机械直播水稻的施肥次数,又能增产增效,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为川西平原直播稻的轻简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051 / 20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施氮量和直播密度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J].
吴培 ;
陈天晔 ;
袁嘉琦 ;
黄恒 ;
邢志鹏 ;
胡雅杰 ;
朱明 ;
李德剑 ;
刘国林 ;
张洪程 .
中国水稻科学, 2019, 33 (03) :269-281
[2]   直播条件下氮素调控对超级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蒋鹏 ;
熊洪 ;
张林 ;
郭晓艺 ;
朱永川 ;
刘茂 ;
陈琳 ;
徐富贤 .
核农学报, 2018, 32 (10) :2043-2053
[3]   2BDF-3.0型同步深施肥水稻穴直播机的设计与试验 [J].
陈雄飞 ;
王在满 ;
罗锡文 ;
臧英 ;
莫钊文 ;
杨文武 ;
张明华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9 (03) :309-314
[4]   不同施肥方式下氮肥用量对直播稻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J].
孙浩燕 ;
王森 ;
任涛 ;
丛日环 ;
李小坤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06) :88-92
[5]   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氮素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J].
张鸿 ;
朱从桦 ;
李其勇 ;
李星月 ;
郭展 ;
郑家国 ;
李旭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 (12) :1802-1814
[6]   播栽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籼稻氮肥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J].
王春雨 ;
余华清 ;
何艳 ;
郭长春 ;
张绍文 ;
杨志远 ;
马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 (12) :1792-1801
[7]   机械侧深施控释掺混肥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效益 [J].
马昕 ;
杨艳明 ;
刘智蕾 ;
孙彦坤 ;
于彩莲 ;
彭显龙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04) :1095-1103
[8]   不同水氮管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茎鞘物质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J].
顾俊荣 ;
董明辉 ;
赵步洪 ;
陈培峰 ;
季红娟 ;
韩立宇 .
核农学报, 2016, 30 (02) :347-354
[9]   养分管理对寒地直播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影响 [J].
罗盛国 ;
尹宇龙 ;
刘元英 ;
周婷 ;
王欢 ;
赵广欣 ;
王丽娟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46 (12) :16-23+32
[10]   播种量和氮肥运筹对直播杂交稻光合生产力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J].
蒋明金 ;
马均 ;
孙永健 ;
严奉君 ;
徐徽 ;
杨志远 ;
孙加威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41 (05) :516-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