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菌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明会 [1 ,2 ]
徐秀德 [2 ]
姜钰 [2 ]
王丽娟 [2 ]
曲晓丽 [1 ]
李慧斌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菌; RAPD;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9.01.002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39个菌株的DNA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将39个菌株基本分成5组,并且在同一组内不同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也有差异。来自不同地区相同品种上的菌株和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的菌株的DNA多态性存在差异,表明我国玉米大斑病菌中具有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J].
王玉萍 ;
王晓鸣 ;
马青 .
玉米科学 , 2007, (02) :123-126
[2]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J].
王晓鸣 ;
晋齐鸣 ;
石洁 ;
王作英 ;
李晓 .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01) :1-11
[3]   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小种及交配型测定 [J].
孙淑琴 ;
温雷蕾 ;
董金皋 .
玉米科学, 2005, (04) :112-113+123
[4]   RAPD标记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及生理分化研究中的应用 [J].
甘丽萍 ;
王生荣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72-76
[5]   中国柱花草炭疽病原菌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 [J].
易克贤 ;
黄俊生 ;
刘国道 ;
Pualine Weeds ;
Sukumar Charkraborty .
微生物学报, 2003, (03) :379-387
[6]   利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的研究 [J].
阎培生 ;
罗信昌 ;
周启 .
菌物系统, 2000, (01) :29-33
[7]   滇西北地区冬虫夏草和阔孢虫草的遗传分化研究 [J].
张云武 ;
陈永久 ;
沈发荣 ;
杨跃雄 ;
杨大荣 ;
张亚平 .
菌物系统, 1999, (02) :176-183
[8]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前景 [J].
傅荣昭 ;
邵鹏柱 ;
高文远 ;
孙勇如 .
生物工程进展, 1998, (04) :14-18
[9]   DNA标记和分子育种 [J].
钱惠荣 ;
郑康乐 .
生物工程进展, 1998, (03) :12-18+11
[10]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RAPD标记 [J].
刘学敏 ;
惠东威 ;
张明厚 ;
陈受宜 .
菌物系统, 1997, (02) :1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