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包装鲜切蔬菜中主要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15
作者
陈湘宁 [1 ,2 ]
钟思琼 [3 ]
金文斌 [1 ]
张继荣 [1 ]
孟令川 [1 ]
刘慧 [1 ,2 ]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关键词
胡萝卜; 紫甘蓝; 西兰花; 主要腐败菌; 分离鉴定;
D O I
10.16429/j.1009-7848.2012.05.028
中图分类号
TS255.5 [蔬菜加工食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胡萝卜、紫甘蓝和西兰花膜包装鲜切菜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鲜切菜贮藏期间的主要腐败菌类,探讨不同样品来源和贮藏温度对主要腐败菌数量的影响。采用标准平板活菌计数法,对引起鲜切菜腐败的主要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并利用微量生化反应鉴定技术确定主要腐败菌的种类。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是污染鲜切菜的主要微生物。对于胡萝卜鲜切菜,不同样品来源之间对细菌菌落总数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不同样品来源对3种成品鲜切菜主要细菌数量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贮藏温度对鲜切菜的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大,低温可较好地抑制鲜切菜中微生物的生长。胡萝卜鲜切菜中的主要腐败菌为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其数量分别占成品和自制鲜切菜总菌数的69%~75%和59%;紫甘蓝鲜切菜中的主要腐败菌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其数量分别占成品和自制鲜切菜总菌数的66%~70%和62%;西兰花鲜切菜中的主要腐败菌为皱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orrugata),其数量分别占成品和自制鲜切菜总菌数的72%~77%和70%。3种鲜切菜中主要腐败细菌均是嗜冷菌。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