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告法》第38条中的“消费者”——以法解释学理论为分析工具

被引:4
作者
程子薇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广告法》; 消费者; 司法裁判; 法解释学;
D O I
10.13796/j.cnki.1001-5019.2014.05.019
中图分类号
D923.8 [民事其他法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广告法》38条中的"消费者"概念能否容纳"工商业客户"等非生活消费主体,司法实务中评价不一。借助法解释学理论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者"概念文义范围大致等同于"顾客"或"交易相对方"。外部体系解释的方法在《广告法》自身体系化程度不足的情形下难有用武之地,仅仅基于立法材料而对立法原意的推测难以负担一个确定的结论。现行法规定不明并不意味着法院裁量的随意化,强化解释适用中的说理为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必要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司法过程的直觉及其偏差控制 [J].
李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5) :142-161+207
[2]   形式法治与法教义学 [J].
张翔 .
法学研究, 2012, 34 (06) :6-9
[4]   民法实证研究方法与民法教义学 [J].
金可可 .
法学研究, 2012, 34 (01) :48-50
[5]   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 [J].
苏力 .
中外法学, 2009, 21 (01) :93-111
[6]   论法教义学与价值判断 以民法方法为重点 [J].
许德风 .
中外法学, 2008, (02) :165-190
[8]   关于消费者的概念 [J].
王利明 .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3, (03) :39-39
[9]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环境资源法 [J].
蔡守秋 .
现代法学, 2002, (03) :45-60
[10]   形式规则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变奏——法律推理方法的初步研究 [J].
张骐 .
比较法研究, 2000, (02) :13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