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减量及秸秆替代过量氮肥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淋失风险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杨晓梅 [1 ]
尹昌斌 [1 ]
李贵春 [2 ]
南云不二男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3] 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氮平衡; 硝态氮累积; 产量; 淋洗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过量施用氮肥和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现状,探索减量施氮、秸秆替代过量氮肥下土壤氮素的淋失风险,以期为降低氮素淋失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在河北省徐水县进行连续4年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田间定位试验,分析耕作(少耕和常规耕作)、施氮量(无机氮0、200和300 kg/hm2)和秸秆(还田、不还田)等措施对作物收获后土壤无机氮累积、土壤—作物体系氮平衡状况以及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后,过量施氮处理0~1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高达221 kg/hm2,过高的土壤残留硝态氮增加玉米高温多雨季氮素淋洗风险。3年氮平衡累积量比较显示,过量施氮、少耕/常规耕作减量施氮秸秆还田3处理的氮平衡值无显著性差异,以少耕减量施氮秸秆还田最低,为236 kg/hm2,过量施氮处理最高,为281 kg/hm2,三者均显著高于少耕/常规耕作减量施氮秸秆不还田处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平衡值与0~100 cm土层的土壤无机氮、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氮素大量盈余会导致0~100 cm土壤剖面无机氮大量累积,尤其是硝态氮大量累积。少耕和常规耕作减量施氮秸秆还田处理的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过量施氮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土壤无机氮累积量、氮平衡值和作物产量,少耕或者常规耕作下,可以利用秸秆氮替代过量无机氮,降低氮素淋洗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氮素供应与秸秆还田对设施菜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动态影响
    王伟
    梁斌
    康凌云
    郑媛媛
    李俊良
    陈清
    [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29 (04) : 61 - 65
  • [2] 秸秆还田氮肥不同配施比例在土壤中的淋失研究
    田路园
    邹雨坤
    李光义
    侯宪文
    赵凤亮
    李勤奋
    [J]. 热带作物学报, 2015, (07) : 1207 - 1212
  • [3] 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陈金
    唐玉海
    尹燕枰
    庞党伟
    崔正勇
    郑孟静
    彭佃亮
    杨卫兵
    杨东清
    李艳霞
    王振林
    李勇
    [J]. 作物学报, 2015, 41 (01) : 160 - 167
  • [4] 华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杜森
    [J]. 中国农技推广, 2013, 29 (06) : 43 - 44
  • [5] 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杨宪龙
    路永莉
    同延安
    林文
    梁婷
    [J]. 土壤学报, 2013, 50 (03) : 564 - 573
  • [6]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张宏
    周建斌
    王春阳
    董放
    李凤娟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4) : 693 - 697
  • [7] 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
    王祖力
    肖海峰
    [J].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8) : 65 - 68
  • [8]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王春阳
    周建斌
    郑险峰
    李生秀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6) : 991 - 997
  • [9] 我国集约化农业中氮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曹仁林
    贾晓葵
    [J]. 土壤肥料, 2001, (03) : 3 - 6
  • [10]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朱兆良
    [J].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