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开通后对西藏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安宝晟 [1 ,2 ]
程国栋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铁路; 西藏;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青藏铁路的开通,在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同时,对西藏的生态环境变化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运用生态足迹法,从铁路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计算2006-2011年青藏铁路开通带给西藏的生态足迹的变化及趋势,探讨了青藏铁路开通对西藏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铁路客运产生的生态足迹主要体现在旅游生态足迹方面,主要包括铁路入藏游客的住宿、餐饮和购物产生的生态足迹;货运方面主要包括货物运入和运出两个方面.结果表明:铁路客运产生的旅游生态足迹中,住宿比重最高,购物次之,餐饮最少.总体铁路输入的旅游生态足迹仅占不考虑铁路开通时西藏总生态足迹的1%左右;而铁路货物运入的生态承载力逐年上升,且占不考虑铁路开通时西藏总生态足迹的比重较大,最大达到51%,对西藏生态足迹产生重要影响;铁路开通输入的生态足迹远远小于铁路为西藏增加的生态承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92 / 13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辽宁省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娜 ;
马延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03) :8-13
[2]   基于生态足迹的福州仓山区生态安全评价 [J].
薛若晗 .
环境科学导刊, 2013, 32 (01) :82-85+90
[3]   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赤字研究 [J].
王宁 ;
粟晓玲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 (03) :221-227
[4]   水足迹视角下区域水资源灾变的灰色拓扑预测 [J].
李健 ;
张吉辉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1) :1-4
[5]   基于生态足迹和主体功能分区的县域灾后重建政策研究——以2011年东乡“3.2”特大滑坡灾害为例 [J].
邓晓红 ;
钟方雷 ;
刘玉卿 ;
宋晓谕 .
冰川冻土, 2012, (05) :1257-1264
[6]   基于能值分析的甘肃天祝县生态足迹研究 [J].
汤萃文 ;
苏研科 ;
杨国靖 ;
杨莎莎 ;
刘洋 .
冰川冻土, 2011, 33 (01) :220-226
[7]   中国金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刘建兴 ;
许肃 .
资源科学, 2010, 32 (12) :2371-2376
[8]   工程建设项目生态足迹分析 [J].
徐勇戈 ;
吴淑和 ;
王珏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4) :150-153
[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新疆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分析 [J].
王国刚 ;
杨德刚 ;
乔旭宁 ;
杨莉 ;
唐宏 .
冰川冻土, 2009, (05) :969-975
[10]   日喀则市农业生态足迹研究 [J].
孙维 ;
余成群 ;
李少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5) :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