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热岛对污染扩散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朱焱 [1 ]
刘红年 [2 ]
沈建 [1 ]
季嬿 [3 ]
机构
[1] 苏州市气象局
[2]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相城区气象局
关键词
城市热岛; 污染扩散; 城市热力学效应; 城市动力学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由于城市环境对污染扩散的影响主要包括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以苏州市为例,利用南京大学空气质量预报系统(NJU-CAQPS),设置存在热岛影响和消除热岛影响两组敏感性试验,将城市的热力和动力作用进行区分,研究了城市热岛对苏州污染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热岛增加了大气不稳定性,产生了向市区辐合的热岛环流,加大了市区上空的垂直速度,增加了城市大气的扩散能力。城市热岛总体上使地面污染物浓度下降,城区PM10和PM2.5减少约5×10-9kg·m-3,城区气溶胶各成分浓度及空气质量指数AQI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地面能见度则相应增加,城市热岛使市区能见度增加约0.5 km。在180 m高度以上,城市热岛使PM10和PM2.5浓度上升,气溶胶各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400 m高度左右,城市热岛环流可使PM10和PM2.5增加,最大可达11×10-9kg·m-3和9×10-9kg·m-3左右,同时使水平能见度下降。城市建筑的动力效应可大幅度降低市区风速,使大气扩散能力减弱,热岛作用(热力作用)和建筑的动力作用相反,但热岛对污染扩散的有利作用小于建筑动力学效应的不利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84 / 15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影响杭州城市高温因子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樊高峰 ;
朱蓉 ;
张小伟 ;
马浩 .
高原气象, 2015, 34 (01) :137-144
[2]   城市非均匀性对城市气象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宋玉强 ;
刘红年 ;
朱焱 ;
王学远 .
高原气象, 2014, 33 (06) :1579-1588
[3]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极端气温事件频率的影响 [J].
周雅清 ;
任国玉 .
高原气象, 2014, 33 (06) :1589-1598
[4]   北京地区降水空间分布及城市效应分析 [J].
郑祚芳 ;
高华 ;
王在文 ;
李青春 .
高原气象 , 2014, (02) :522-529
[5]   气溶胶和城市热岛效应对秦岭地区近50年气温序列影响分析 [J].
杜川利 ;
余兴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321-1328
[6]   苏州城市灰霾及气溶胶对大气消光贡献的模拟研究 [J].
钱俊龙 ;
刘红年 ;
唐丽娟 ;
朱焱 ;
杨金彪 ;
朱莲芳 ;
蒋维楣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3) :311-319
[7]   苏州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J].
朱焱 ;
杨金彪 ;
朱莲芳 ;
季嬿 .
气象科学, 2012, 32 (03) :317-324
[8]   南京市灰霾影响因子的数值模拟 [J].
吕梦瑶 ;
刘红年 ;
张宁 ;
蒋维楣 .
高原气象 , 2011, (04) :929-941
[9]   基于Landsat卫星资料的苏州城市热岛效应遥感分析 [J].
朱焱 ;
朱莲芳 ;
徐永明 ;
季嬿 .
高原气象 , 2010, (01) :244-250
[10]   城市灰霾数值预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J].
刘红年 ;
胡荣章 ;
张美根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6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