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旋回构造作用制约下的中、古生界海相油气构造-成藏旋回

被引:20
作者
梅廉夫 [1 ]
刘昭茜 [1 ]
汤济广 [2 ]
沈传波 [1 ]
凡元芳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长江大学
[3] 西安石油大学
关键词
构造-成藏旋回; 多旋回构造运动; 中、古生界; 中国南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的叠合盆地和改造盆地的演化有着复杂的构造体制转换和频繁的旋回性。南方中、古生界海相盆地的演化是多旋回构造运动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和现今状态具有复杂的盆地叠加和构造改造等多旋回演化的属性。基于构造动力学差异和时空组合变化对南方海相油气成藏特征、聚集规律及成藏旋回性的直接影响和核心控制作用,认为南方多旋回叠合盆地或改造盆地的油气成藏演化具有"构造-成藏旋回"的特性。通过对构造旋回和成藏旋回的对比分析,将南方中、古生界海相盆地油气成藏划分为四大构造-成藏旋回,即加里东期构造-成藏旋回、晚印支—早燕山期构造-成藏旋回、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构造-成藏旋回和晚喜马拉雅期构造-成藏旋回。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每一个构造-成藏旋回所具有的独特的、受控于该旋回构造作用的油气聚集模式和分布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589 / 597+607 +6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Types; Evolution and Pool-Controlling Significance of Pool Fluid Sources in Superimposed Basins:A Case Study from Paleozoic and Mesozoic in South China.[J].徐思煌;梅廉夫;袁彩萍;马永生;郭彤楼;.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7, 01
[2]   叠合盆地成藏流体源类型、演化及控藏意义——以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地层为例 [J].
徐思煌 ;
袁彩萍 ;
梅廉夫 ;
马永生 ;
郭彤楼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2) :59-64
[3]   中国南方印支—燕山期复合盆山体系与盆地原型改造 [J].
吴冲龙 ;
杜远生 ;
梅廉夫 ;
周江羽 ;
孔春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05-315
[4]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新进展(之二)——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J].
金之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281-288+294
[5]   扬子地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海相油气成藏的制约 [J].
郭旭升 ;
梅廉夫 ;
汤济广 ;
沈传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295-304+325
[6]   鄂尔多斯多旋回叠合盆地演化与天然气富集 [J].
杨华 ;
席胜利 ;
魏新善 ;
李振宏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17-24+6
[7]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张朝军 ;
何登发 ;
吴晓智 ;
石昕 ;
罗建宁 ;
王宝瑜 ;
杨庚 ;
管树巍 ;
赵霞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47-58+7
[8]   中国西部多旋回演化与油气聚集 [J].
何治亮 ;
顾忆 ;
高山林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13-18
[9]   多旋回叠合盆地构造控油原理 [J].
何登发 ;
贾承造 ;
周新源 ;
石昕 ;
王招明 ;
皮学军 ;
张朝军 .
石油学报, 2005, (03) :1-9
[10]   塔里木多旋回盆地复合构造样式初步分析 [J].
何治亮 ;
徐宏节 ;
段铁军 .
地质科学, 2005, (02) :15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