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纵坡双洞隧道互补式通风运营测试

被引:12
作者
王亚琼 [1 ,2 ]
胡彦杰 [3 ,4 ]
邓敏 [3 ,4 ]
夏丰勇 [1 ]
谢永利 [1 ]
机构
[1] 长安大学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
[2]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3]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 武汉中交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互补式通风; 污染物浓度; 隧道风速; 现场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3.5 [通风、通风设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解决大纵坡双洞隧道风量不平衡时,上坡隧道是否需要设置通风井的技术问题,以大别山公路隧道为实体工程,现场检测了互补式网络通风隧道内CO浓度、烟雾浓度和风速,分析了大纵坡隧道采用的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方式中换气通道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互补式网络通风能够满足隧道内污染物浓度控制要求;2个换气通道能起到气流双向交换的作用,交换风量满足设计要求,互补式通风方案可行;上下行隧道通风负荷不平衡,对于纵坡较大的特长隧道,可以采用互补式通风,取消其上坡隧道的通风井。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特长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物理模型试验 [J].
王亚琼 ;
夏丰勇 ;
谢永利 ;
胡彦杰 .
中国公路学报, 2014, 27 (06) :84-90
[2]   公路隧道能见度与烟雾浓度的概念辨析及计算分析 [J].
周豫菡 ;
朱合华 ;
冯守中 .
公路交通科技, 2013, 30 (10) :152-158
[3]   大别山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测试与分析 [J].
张世飚 ;
胡彦杰 ;
邓敏 .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 8 (11) :351-353
[4]   单洞对向公路隧道火灾烟气模糊控制(英文) [J].
王亚琼 ;
邓敏 ;
胡彦杰 ;
胡金平 ;
谢永利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2, 12 (05) :13-21
[5]   特长公路隧道运营网络通风技术 [J].
王磊 ;
郭洋洋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2 (04) :51-54+104
[6]   双洞互补式通风在大别山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J].
胡彦杰 ;
邓敏 ;
杨涛 .
交通科技, 2011, (02) :56-60
[7]   空气交换方法在公路隧道纵向通风中的应用研究 [J].
张光鹏 ;
雷波 ;
田明力 .
现代隧道技术, 2011, 48 (01) :42-45+56
[8]   纵向通风公路隧道空气污染浓度短时预报算法 [J].
陈建涛 ;
李运华 ;
刘东晓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1, 37 (01) :114-118
[9]   氮氧化物对隧道需风量影响研究 [J].
王亚琼 ;
谢永利 ;
张素磊 ;
刘晓东 .
公路交通科技, 2010, 27 (10) :89-94
[10]   海底隧道半横向通风孔物理模型试验 [J].
王亚琼 ;
谢永利 ;
刘洪洲 ;
任锐 .
中国公路学报, 2010, 23 (03)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