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东部早期构造隆升对古近纪盆地充填和演化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周江羽 [1 ]
王江海 [2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关键词
古近纪盆地; 沉积充填; 高钾岩浆活动; 40Ar/39Ar年代学; 西藏;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9132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中东部分布着一系列中小型古近纪断陷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已引起盆地构造、沉积和岩浆活动等地质事件的响应。古近纪断陷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中广泛分布的巨厚粗碎屑岩充填、新特提斯海湾消亡、大规模地壳挤压褶皱冲断和高钾岩浆活动、周缘前陆盆地形成、干旱-温暖极热事件以及古近纪盆地的封闭和裂解等。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盆地构造-沉积学、生物地层学和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玉树-囊谦地区断陷盆地发生了大规模挤压掀斜和冲断,在盆缘形成高陡地层和挤压向斜,盆地内地层发生明显的褶皱变形。盆地内部充填了巨厚层状底砾岩、紫红色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膏层,并被晚期岩浆岩所切割。南部巴塘-丽江地区形成走滑-拉分盆地。区域地层对比、细碎屑岩内孢粉和古植物、火山碎屑岩和侵入岩的U-Pb和40Ar/39Ar年代学结果表明,盆地内充填沉积物形成于始新世(56~32Ma)。古近纪紫红色细粒沉积物、碳酸盐岩和石膏层的出现表明盆地封闭期处于干旱-炎热的古气候环境。38~32Ma是自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以来,青藏高原中东部从转换挤压到转换伸展的过渡阶段,出现了大规模高钾火山喷发和随后的岩浆侵入,并导致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的封闭和裂解。北部盆地的封闭时间(约37Ma)早于南部盆地的裂解(约32~28Ma)。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的封闭和裂解主要是自约38 Ma以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陆壳挤压、变形和缩短,及由高原早期构造隆升诱导的逆冲挤压和走滑拉分引起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793 / 181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93 条
  • [1]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西部超钾质岩Ca-Mg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刘峪菲
    许继峰
    张兆峰
    王桂琴
    陈建林
    黄丰
    祝红丽
    刘芳
    [J]. 地质学报, 2018, 92 (03) : 545 - 559
  • [2] 青藏高原中-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热年代学制约
    朱晓青
    郭兴伟
    张训华
    侯方辉
    温珍河
    耿威
    王忠蕾
    孙建伟
    祁江豪
    [J]. 地球科学, 2018, 43 (06) : 1903 - 1920
  • [3]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海沟沉积:藏东南宗卓组沉积岩石学与物源分析
    周博
    胡修棉
    安慰
    马安林
    赖文
    [J]. 地质学报, 2018, 92 (01) : 1 - 14
  • [4]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转换及其动力学机制
    黄学猛
    许志琴
    张进江
    [J]. 地球学报, 2017, 38(S1) (S1) : 7 - 10
  • [5] 青藏高原东南缘兰坪—思茅盆地反S型构造属性的古地磁约束
    徐颖超
    仝亚博
    王恒
    杨振宇
    [J]. 地质论评, 2017, 63 (03) : 549 - 567
  • [6] Timing of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J]. WANG ErChie.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7(04)
  • [7] Constraining the timing of the India-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by the sedimentary record[J]. HU XiuMian,WANG JianGang,AN Wei,Eduardo GARZANTI,LI Jua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7(04)
  • [8] 利用沉积记录精确约束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与过程
    胡修棉
    王建刚
    安慰
    Eduardo GARZANTI
    李娟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3) : 261 - 283
  • [9] 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封闭方式和过程
    丁林
    Satybaev MAKSATBEK
    蔡福龙
    王厚起
    宋培平
    纪伟强
    许强
    张利云
    Qasim MUHAMMAD
    Baral UPENDRA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3) : 293 - 309
  • [10] 剑川-兰坪盆地古近纪沉积-构造变革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沈青强
    曹凯
    王国灿
    徐亚东
    张克信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 41 (01) : 23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