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地表土的物质组成与沙尘天气

被引:3
作者
谢远云 [1 ]
张丽娟 [1 ]
何葵 [1 ]
康春国 [2 ]
臧淑英 [1 ]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哈尔滨学院地理系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物质组成; 沙尘天气; 地表土; 哈尔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沙尘对环境的污染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是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哈尔滨城市不同类型松散地表土进行了采样和物质组成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床冲积物和哈尔滨市土壤对哈尔滨沙尘天气的贡献较小;而地表裸土的粒度和化学组成特征指示了道路裸土和建筑土是哈尔滨沙尘天气主要的物质源地,可以为沙尘天气提供大量的粉尘物质。这不仅对哈尔滨沙尘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也对确定哈尔滨沙尘来源区并科学控制沙尘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74 / 4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松花江哈尔滨段河床冲积物与沙尘天气关系的讨论 [J].
何葵 ;
康春国 ;
张丽娟 .
中国地质, 2008, (01) :150-156
[2]   哈尔滨沙尘暴沉降物特征研究 [J].
谢远云 ;
何葵 ;
周嘉 ;
张丽娟 ;
康春国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1) :87-91
[3]   哈尔滨沙尘暴的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源探讨 [J].
谢远云 ;
何葵 ;
周嘉 ;
康春国 .
地理研究, 2006, (02) :255-261
[4]   准噶尔中南部沙尘暴源区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 [J].
钱亦兵 ;
吴兆宁 ;
陈冬梅 ;
张立运 ;
汪溪远 ;
李冬梅 .
中国沙漠, 2005, (06) :39-45
[5]   哈尔滨市特大沙尘暴沉降物的粒度分布及意义 [J].
谢远云 ;
何葵 ;
康春国 .
中国地质, 2005, (03) :502-506
[6]   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本地源与外来源的区分——元素比值Mg/Al示踪法估算矿物气溶胶外来源的贡献 [J].
韩力慧 ;
庄国顺 ;
孙业乐 ;
王自发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5, (03) :237-246
[7]   西北地区干枯湖床沉积粒度组成与东亚沙尘天气 [J].
岳乐平 ;
杨利荣 ;
李智佩 ;
王珉 ;
张维吉 ;
聂浩刚 .
沉积学报, 2004, (02) :325-331
[8]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沉积化学风化程度及古环境 [J].
张西营 ;
马海州 ;
谭红兵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2) :43-47
[9]   中国沙尘暴天气的新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张仁健 ;
韩志伟 ;
王明星 ;
张小曳 .
第四纪研究, 2002, (04) :374-380
[10]   长江下游下蜀黄土化学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李徐生 ;
王爱萍 .
地球化学, 2001, (04) :4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