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五里坡高位滑坡-碎屑流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杜国梁 [1 ,2 ]
张永双 [1 ,2 ]
姚鑫 [1 ,2 ]
郭长宝 [1 ,2 ]
杨志华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降雨; 成因机制; 裂隙扩展判据; 启动判据;
D O I
10.16285/j.rsm.2016.S2.064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3年7月10日发生的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五里坡滑坡-碎屑流,属于典型的降雨型高位斜向层状岩质滑坡-碎屑流灾害。在前人研究成果梳理和进一步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五里坡滑坡-碎屑流的成因及演化模式,并对五里坡高位滑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后缘裂隙扩展判据和滑坡启动判据进行了定量计算。研究表明,五里坡滑坡的演化模式为后缘拉张裂隙形成→降雨作用下裂缝开始扩展→动、静水压力联合作用下斜坡沿泥质软弱层滑动→后缘拉裂槽形成→"7·10"强降雨诱发滑坡复活→滑体前缘临空崩落、加速→崩滑体沿沟谷铲刮、运移→堆积停止。从力学角度推导了前期降雨作用下滑体后缘裂缝自动扩展的最小深度、滑坡失稳的临界水头高度和临界降雨强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充满水的后缘裂缝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开始自行扩展的临界深度为11.3 m;后缘裂隙贯通至滑带后,当五里坡斜坡体在后缘裂缝水头高度达到9.8 m时滑坡处于启动的临界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5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 catastrophic rainfall–induced rock avalanche–mud flow in Sichuan, China, 2010
    Qiang Xu
    Xuanmei Fan
    Xiujun Dong
    [J]. Landslides, 2012, 9 : 143 - 154
  • [2] 岩石断裂力学导论.[M].李世愚; 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 [3] 都江堰市五里坡特大滑坡灾害特征与致灾成因
    温铭生
    方志伟
    王阳谷
    [J]. 现代地质, 2015, 29 (02) : 448 - 453
  • [4] 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都江堰三溪村五里坡特大滑坡灾害遥感调查及成因机制浅析
    梁京涛
    成余粮
    王军
    汪友明
    刘彬
    王猛
    杨磊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 (06) : 1194 - 1203
  • [5] 都江堰中兴镇高位滑坡泥石流灾害致灾成因与发展趋势
    王佳运
    张茂省
    贾俊
    王涛
    [J]. 西北地质, 2014, 47 (03) : 157 - 164
  • [6] 四川都江堰三溪村“7·10”高位山体滑坡研究
    殷志强
    徐永强
    赵无忌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 (02) : 309 - 318
  • [7] 灾难性地震和降雨滑坡的体积与运动距离研究
    樊晓一
    乔建平
    韩萌
    曾耀勋
    [J]. 岩土力学, 2012, 33 (10) : 3051 - 3058
  • [8] 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视向滑动机制分析
    冯振
    殷跃平
    李滨
    张明
    [J]. 岩土力学, 2012, 33 (09) : 2704 - 2712
  • [9] 震后暴雨型岩质滑坡启动机理
    吴永
    何思明
    罗渝
    [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 (01) : 135 - 139
  • [10] 2010年7·27四川汉源二蛮山滑坡-碎屑流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
    许强
    董秀军
    邓茂林
    陈龙
    胡泽铭
    [J].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5) : 609 -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