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晚造山期花岗岩类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王超 [1 ]
赵展 [2 ]
焦若鸿 [1 ]
王绪诚 [1 ]
许长海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关键词
花岗岩类; 晚造山期挤压; 热隆伸展; 大别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别造山带存在中侏罗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关花岗岩类在成分上与准铝质岩一致,其锆石U-Pb与全岩Rb-Sr年龄为174~161 Ma。这些岩体主要属于造山带中下地壳深部熔融、侵入之产物,具有晚造山挤压型花岗岩的特点。岩体出露面积与剥露深度的区域变化,主要与后期强烈的热窿伸展差异改造作用有关。大别造山带晚造山期的挤压环境,还控制合肥盆地前陆挤压阶段(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以及南北两侧逆冲推覆构造的发育。西太平洋汇聚特性的急剧变化(侏罗纪末),是促成大别山造山根突发性拆沉事件以及区域伸展机制取代晚造山期挤压作用的根本原因,推测这种晚造山期挤压环境大致结束于160Ma,即造山根突发性拆沉作用发生之时。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140-85 Ma thermal doming extension in the Dabie orogen, central China[J]. 许长海 ,周祖翼 ,马昌前 ,Peter W. Reiners.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2(09)
[3]   Mesozoic high-K granitic rocks from the eastern Dabie Mountains,Central China and their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J].
魏春景 ;
张立飞 ;
王式洸 .
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 2001, (06) :525-534
[4]   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序列及其对大别山造山作用的指示 [J].
李忠 ;
孙枢 ;
李任伟 ;
江茂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3) :256-263
[5]   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变形及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 [J].
索书田 ;
钟增球 ;
游振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9-17
[6]   大别山中生代钾质岩浆作用与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剥露机理 [J].
马昌前 ;
杨坤光 ;
许长海 ;
李志昌 ;
CarlEhlers .
岩石学报, 1999, (03) :379-394
[7]   北淮阳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J].
刘文灿 ;
王果胜 .
现代地质, 1999, (02) :23-29
[8]   大别造山带地壳的元素丰度 [J].
郭福生 ;
辜骏如 ;
林银山 ;
刘海鹰 .
地质论评, 1998, (02) :172-180
[9]  
俯冲陆壳与上地幔的相互作用——Ⅱ.大别山同碰撞镁铁-超镁铁岩的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J]. 李曙光,聂永红,S.R.Hart,张宗清.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01)
[10]   大别山地区(安徽)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特征与形成机制 [J].
管运财,高天山,吴海权 .
安徽地质, 1995, (03)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