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6 条
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职住平衡与建成环境的关系研究
被引:24
作者:
任鹏
[1
]
彭建东
[1
]
杨红
[1
]
王安琪
[1
]
代琦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 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职住平衡;
建成环境;
通勤;
出行链;
逐步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39.5 [城市铁路、市郊铁路];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301 ;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通勤可达性,也被认为在重构城市职住空间格局进而影响职住关系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下称轨交站点周边地区)就地职住平衡与建成环境的关系,对于通过建成环境设计促进站点尺度职住"微平衡",调节由于轨道交通所导致的区域性职住分离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武汉市189个轨交站点刷卡数据,首先识别了轨道交通通勤人员并分析了其出行特征,进而利用逐步回归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究武汉市轨交站点周边地区职住平衡与建成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整体看,武汉市向心通勤显著,且汉口片区与武昌片区之间产生较大规模的跨江通勤,跨江交通压力较大;主城区职住平衡指数优于城市近郊区,就业集聚程度呈现"中心-外围"递减趋势,居住空间围绕二环线在外围城区分布,城市整体形成"中心就业,外围居住"的职住分离格局;(2)土地利用混合度、公交站点数量对轨交站点周边地区职住平衡有正向促进作用,轨交站点出入口数量则有负向作用,且各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3)非首末站的职住状况较首末站更好,而是否为换乘站则差异不大。本研究可为轨交站点周边地区就地职住平衡的形成提供参考,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31 / 1245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