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对比——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

被引:22
作者
李慧玲
戴宏伟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城市流; 经济联系; 京津冀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流强度模型反映城市间对外联系的密切程度,是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衡量。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2004—2013年经济联系进行动态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外向型部门区位熵来看,两大城市群外向型水平总体较高,但长三角城市群区位熵平均水平略高于京津冀城市群;从总外向功能量动态变化来看,两大城市群总外向功能量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但京津冀城市群的次级区域中心表现不突出,结构上看存在:断层现象;从城市流强度动态空间变化图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双引擎"结构明显,天津市城市群强度增加较快,长三角城市群呈现梯次向外围扩散;从城市流强度结构来看,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均表现为经济实力强于外向服务功能,其城市流倾向度与GDP水平不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的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 [J].
程贵 ;
姚佳 .
西北人口 , 2015, (02) :37-41
[2]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 [J].
高新才 ;
杨芳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3 (01) :9-18
[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的视角 [J].
鲁金萍 ;
孙久文 ;
刘玉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12) :99-104
[4]   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 [J].
徐慧超 ;
韩增林 ;
赵林 ;
彭飞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53-58
[5]   基于城市联系强度与城市流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 [J].
刘建朝 ;
高素英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2) :57-61
[6]   中原经济区城市流强度时空变化分析 [J].
吴继华 ;
赵林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6 (01) :128-133
[7]   城市流强度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J].
袁晓玲 ;
范玉仙 .
城市问题, 2012, (08) :30-35
[8]   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城市流强度分析及优化建议 [J].
董翰蓉 ;
张宇硕 ;
石培基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2) :27-32
[9]   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与SOM神经网络分级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 [J].
陈园园 ;
李宁 ;
丁四保 .
地理科学, 2011, 31 (12) :1461-1467
[10]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 [J].
陈群元 ;
宋玉祥 .
经济地理, 2011, 31 (11) :184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