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被引:78
作者
王新波
机构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论证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建构了各年级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与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 [J].
张宝君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04) :111-114
[2]   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 [J].
柳友荣 ;
吴桂翎 .
中国高教研究, 2010, (02) :83-85
[3]   论华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创新——基于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 [J].
张将星 .
中国特殊教育, 2010, (01) :78-82
[4]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内容的序列化研究——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学生问卷调查为例 [J].
余晓灵 ;
孙燕 ;
王新波 .
中国特殊教育 , 2009, (12) :71-77
[6]   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 [J].
孟万金 ;
官群 .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08) :71-77
[7]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体育的健心作用述评——来自国外研究的证据 [J].
刘雄军 .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07) :93-96+32
[8]   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J].
郑祥专 .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9, (06) :54-57
[9]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J].
孟万金 .
教育研究, 2008, (05) :41-45
[10]   和谐社会呼唤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J].
孟万金 .
中国特殊教育, 2008, (04)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