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及川东北前陆盆地盆山物质耦合——来自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37
作者
李瑞保
裴先治
刘战庆
李佐臣
丁仨平
刘智刚
张晓飞
陈国超
陈有炘
王学良
机构
[1]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川东北前陆盆地; 盆山耦合; 碎屑锆石; LA-ICP-MS定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利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微区定年分析方法,对川东北前陆盆地中生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砂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具多成因类型,年龄具分组分段特征。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碎屑锆石年龄值有5组:213~283Ma、312~448Ma、694~710Ma、1430~1988Ma和2133~2708Ma;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碎屑锆石年龄值有7组:163~194Ma、213~274Ma、404Ma、712Ma、1742~1972Ma、2116~2594Ma和3025~3140Ma。研究表明,川东北前陆盆地沉积物主要为源自秦岭造山带燕山期陆内造山岩浆活动产物(163~194Ma)、晚海西—印支期秦岭俯冲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213~283Ma;213~274Ma)、北秦岭俯冲造山-构造岩浆作用的物质(312~448Ma;404Ma)、南秦岭南华纪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相关物质(694~710Ma;712Ma)、秦岭造山带褶皱基底(1430~1988Ma;1742~1972Ma)和秦岭造山带变质基底(2133~2708Ma;2116~2594Ma、3025~3140Ma)。结合已有古水流及区域资料综合分析,秦岭造山带与川东北前陆盆地具较好的盆山物质耦合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18 / 113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陕南镇巴地区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J].
裴先治 ;
李瑞保 ;
丁仨平 ;
刘战庆 ;
李佐臣 ;
冯建赟 ;
孙雨 ;
张亚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5) :576-583
[2]   秦岭西坝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张帆 ;
刘树文 ;
李秋根 ;
王宗起 ;
韩以贵 ;
杨恺 ;
吴峰辉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5) :833-840
[3]   重庆云阳晚三叠世—侏罗纪古流向反转及其构造意义 [J].
屈红军 ;
董云鹏 ;
马强 ;
查显锋 ;
徐子炎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3) :528-532
[4]  
秦岭柞水岩体和东江口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J]. 杨恺,刘树文,李秋根,王宗起,韩以贵,吴峰辉,张帆.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1)
[5]   东秦岭-大别山及邻区盆-山系统演化与动力学 [J].
刘少峰 ;
张国伟 .
地质通报, 2008, 27 (12) :1943-1960
[6]   川东北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盆-山耦合过程的沉积-层序特征 [J].
郑荣才 ;
朱如凯 ;
戴朝成 ;
高红灿 ;
翟文亮 .
地质学报, 2008, (08) :1077-1087
[7]   英吉苏凹陷碎屑锆石测年及其对沉积物源的指示 [J].
邬光辉 ;
张宝收 ;
张承泽 ;
敬兵 ;
席勤 .
新疆地质, 2007, (04) :351-355
[8]   松潘-甘孜盆地中、晚三叠世沉积物来源及演化的锆石U-Pb年代学制约 [J].
王伟 ;
李方林 ;
鲍征宇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5) :35-44
[9]   用碎屑锆石SHRIMP年代学方法恢复松辽盆地南部前中生代基底的源区特征 [J].
王立武 ;
王颖 ;
杨静 ;
吴国庆 ;
李国艳 ;
盛利 .
地学前缘, 2007, (04) :151-158
[10]   北秦岭西段红花铺俯冲型侵入体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王洪亮 ;
何世平 ;
陈隽璐 ;
徐学义 ;
孙勇 ;
第五春荣 .
现代地质, 2006, (04) :53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