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地区下白垩统黑色泥岩沉积环境初探:微体古生物与有机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15
作者
谢小敏 [1 ,2 ]
胡文瑄 [2 ]
曹剑 [2 ]
姚素平 [2 ]
边立曾 [2 ]
高玉巧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浙闽地区; 下白垩统; 有机地球化学; 海相化石; 沉积环境;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0.06.003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在中国东南沿海浙闽地区的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广泛发育有中生代沉积岩系,关于这套沉积岩是否受到海水作用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论。通过对福建下白垩统坂头组(K1b)、浙江地区为寿昌组(K1s)和馆头组(K1g)地层进行系统观察及采样,并进行详细的古生物化石观察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区沉积岩中除陆相高等植物之外,还见过渡相的线叶植物和海相红藻和褐藻化石;同时某些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亦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海相沉积特征,如普遍存在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伽马蜡烷/C30藿烷比值较低(0.11~0.18,平均值0.14),以及C30重排藿烷检出。因此,从古生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来看,该区的确受到海侵作用影响,结合地质背景,推测海侵事件主要受古太平洋域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08 / 11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中发现底栖宏观红藻类生烃母质 [J].
曹剑 ;
边立曾 ;
胡凯 ;
刘云田 ;
汪立群 ;
杨少勇 ;
陈琰 ;
彭晓群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4) :474-480
[2]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不同沉积环境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应用 [J].
曹剑 ;
边立曾 ;
胡凯 ;
刘云田 ;
汪立群 ;
杨少勇 ;
陈琰 .
地质学报, 2008, (08) :1121-1128
[3]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安组原油成因研究 [J].
段毅 ;
张胜斌 ;
郑朝阳 ;
吴保祥 .
地质学报, 2007, (10) :1407-1415
[4]   藏北羌塘盆地晚侏罗世海相油页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沉积环境分析及意义 [J].
付修根 ;
王剑 ;
汪正江 ;
陈文西 .
地球化学, 2007, (05) :486-496
[5]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常振恒 ;
陈中红 ;
张玉体 ;
彭君 ;
金振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2) :178-182+187
[6]   南海北部海相中生界发育的微体化石证据 [J].
吴国瑄 ;
王汝建 ;
郝沪军 ;
邵磊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1) :79-85
[7]   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J].
高红梅 ;
高福红 ;
樊馥 ;
高玉巧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1) :86-90
[8]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段毅 ;
吴保祥 ;
张辉 ;
郑朝阳 ;
王传远 .
地质学报, 2006, (02) :301-310
[9]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与壳幔作用 [J].
徐夕生 ;
谢昕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318-334
[10]   香港坪洲岛早第三纪地层发现优质烃源岩 [J].
姚素平 ;
胡文瑄 ;
陈龙生 ;
朱东亚 ;
薛春燕 .
科学通报, 2004, (24) :2596-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