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高原热力作用对高原夏季风爆发的指示意义
被引:1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彬人
[
1
,
2
,
3
]
胡泽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胡泽勇
[
1
,
4
]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来源
:
高原气象
|
2016年
/ 35卷
/ 02期
关键词
:
青藏高原;
热力作用;
高原夏季风;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25.42 [];
P461.2 [];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利用1979-2011年ECMWF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逐月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B-H)以及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逐日24 h降水量,研究了高原热力作用与高原夏季风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B-H与传统高原季风指数(TPMI)之间存在较好的同时相关关系,B-H与动态高原季风指数(DPMI)之间存在较好的超前1~3个月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在干季尤为明显。前期2月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偏强将会导致高原夏季风爆发偏早,爆发初期强度偏强。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热力特征与东亚降水的区域关系
[J].
敖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敖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跃清
.
高原气象 ,
2015,
(05)
:1204
-1216
[2]
砾石对青藏高原土壤水热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永洁
;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吕世华
;
高艳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高艳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照国
.
高原气象,
2015,
34
(05)
:1224
-1236
[3]
两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
[J].
罗小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小青
;
杨梅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梅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学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国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晓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小文
.
高原气象 ,
2014,
(02)
:313
-322
[4]
近60年青藏高原地区地面感热通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学佳
;
杨梅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梅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国宁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557
-1567
[5]
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
[J].
梁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梁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跃清
;
胡豪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胡豪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兴文
;
章尔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章尔震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538
-1545
[6]
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勇
;
李如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李如琦
;
杨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杨霞
;
何冬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何冬燕
;
张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张超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215
-1223
[7]
The Dynamic Plateau Monsoon Index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eneral Circulation Anomalies[J]. 荀学义,胡泽勇,马耀明.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2(06)
[8]
春季青藏高原加热异常对亚洲热带环流和季风爆发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同美
;
吴国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吴国雄
;
宇婧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宇婧婧
.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S1)
(S1)
:92
-102
[9]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亚洲季风区环流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同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国雄
;
万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台风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万日金
.
高原气象,
2008,
(01)
:1
-9
[10]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J].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重点实验室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06,
(06)
:975
-982
←
1
2
3
→
共 26 条
[1]
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热力特征与东亚降水的区域关系
[J].
敖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敖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跃清
.
高原气象 ,
2015,
(05)
:1204
-1216
[2]
砾石对青藏高原土壤水热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永洁
;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吕世华
;
高艳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高艳红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照国
.
高原气象,
2015,
34
(05)
:1224
-1236
[3]
两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
[J].
罗小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小青
;
杨梅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梅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学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国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晓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小文
.
高原气象 ,
2014,
(02)
:313
-322
[4]
近60年青藏高原地区地面感热通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学佳
;
杨梅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梅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国宁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557
-1567
[5]
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
[J].
梁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梁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跃清
;
胡豪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胡豪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兴文
;
章尔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章尔震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538
-1545
[6]
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勇
;
李如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李如琦
;
杨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杨霞
;
何冬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何冬燕
;
张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张超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215
-1223
[7]
The Dynamic Plateau Monsoon Index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eneral Circulation Anomalies[J]. 荀学义,胡泽勇,马耀明.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2(06)
[8]
春季青藏高原加热异常对亚洲热带环流和季风爆发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同美
;
吴国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吴国雄
;
宇婧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宇婧婧
.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S1)
(S1)
:92
-102
[9]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亚洲季风区环流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同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国雄
;
万日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台风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万日金
.
高原气象,
2008,
(01)
:1
-9
[10]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J].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重点实验室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06,
(06)
:975
-982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