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热力特征与东亚降水的区域关系

被引:16
作者
敖婷 [1 ,2 ]
李跃清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
关键词
夏季;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东亚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1979-2011年欧洲中心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了夏季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热源和水汽汇,并通过REOF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5个重要热源区域,最后对比分析各区域的热力特征与东亚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高原及周边地区热源空间分布复杂,局地特征显著,不同区域热源异常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与降水的关系也同样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中,高原南侧热源强时,高原主体及印度北部降水增多;高原东北侧热源强时,华北及邻近地区降水增多;高原主体东部热源强时,江淮流域降水增多;高原东南侧热源强时,长江流域降水增多;高原主体西部热源强时,华南降水增多。并且,高原及周边地区不同区域热源异常,影响东亚地区不同区域异常的水汽输送,从而对东亚地区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04 / 12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 [J].
梁玲 ;
李跃清 ;
胡豪然 ;
蒋兴文 ;
章尔震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538-1545
[2]   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 [J].
赵勇 ;
李如琦 ;
杨霞 ;
何冬燕 ;
张超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215-1223
[3]   青藏高原4月陆面状况和地表加热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J].
于琳琳 ;
陈海山 .
高原气象, 2012, 31 (05) :1173-1182
[4]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关键区视热源特征与中国西南春旱的联系 [J].
过霁冰 ;
徐祥德 ;
施晓晖 ;
徐杰 .
高原气象 , 2012, (04) :900-909
[5]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彭骏 .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592-604
[6]   近30年青藏高原中东部大气热源变化趋势:观测与再分析资料对比 [J].
王美蓉 ;
周顺武 ;
段安民 .
科学通报 , 2012, (Z1) :178-188
[7]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 [J].
毛文书 ;
巩远发 ;
周强 .
高原气象, 2009, 28 (06) :1291-1298
[8]   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热力异常与夏季东亚环流和江淮降水的关系 [J].
赵勇 ;
钱永甫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397-406
[9]   1961—2001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气候特征 [J].
钟珊珊 ;
何金海 ;
管兆勇 ;
温敏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407-416
[10]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J].
王鑫 ;
李跃清 ;
郁淑华 ;
蒋兴文 .
高原气象 , 2009, (01)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