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和施氮量对四川盆地夏玉米茎秆抗倒性能与产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6
作者
陈尚洪 [1 ,2 ]
陈红琳 [1 ]
沈学善 [1 ]
刘定辉 [1 ]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施氮量; 茎杆抗倒性能; 产量;
D O I
10.16175/j.cnki.1009-4229.2012.10.02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明四川盆地直播夏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为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储备和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密度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的茎秆基部节间农艺性状、节间抗倒力学性状、玉米茎折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密度显著影响玉米茎杆抗倒性能和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茎秆基部第3节和第4节节间伸长变细,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变小,穿刺强度和抗折力降低,种植密度由6.0万株/hm2增加到7.5万株/hm2,全生育时期茎折率增加17.17%,产量下降17.58%。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显著影响玉米全生育时期茎折率和产量,当密度为6.0万株/hm2、施氮量为375kg/hm2能够有效控制全生育时期茎折率,且玉米产量达到最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四川盆地夏玉米适宜种密度为6.0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375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2147 / 21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玉米茎秆与根系抗倒的特性研究 [J].
汪黎明 ;
李建生 ;
姚国旗 ;
穆春华 ;
孟昭东 ;
刘德友 ;
戴景瑞 .
玉米科学, 2012, (02) :69-74+81
[2]   我国夏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J].
何奇瑾 ;
周广胜 .
地理学报, 2011, 66 (11) :1443-1450
[3]   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 [J].
陈国平 ;
高聚林 ;
赵明 ;
董树亭 ;
李少昆 ;
杨祁峰 ;
刘永红 ;
王立春 ;
薛吉全 ;
柳京国 ;
李潮海 ;
王永宏 ;
王友德 ;
宋慧欣 ;
赵久然 .
作物学报, 2012, 38 (01) :80-85
[4]   玉米倒伏胁迫影响因子的空间回归分析 [J].
杨扬 ;
杨建宇 ;
李绍明 ;
张晓东 ;
朱德海 ;
刘哲 ;
米春桥 ;
肖开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6) :244-249
[5]   玉米不同耐密植品种茎秆穿刺强度的变化特征 [J].
勾玲 ;
黄建军 ;
孙锐 ;
丁在松 ;
董志强 ;
赵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156-162
[6]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越冬期冻害和茎秆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J].
魏凤珍 ;
李金才 ;
屈会娟 ;
沈学善 .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26 (04) :696-699
[7]   不同生态条件下紧凑型玉米正红6号高产密肥优化研究 [J].
杨世民 ;
郑顺林 ;
石海春 ;
喻晓坪 ;
柯永培 ;
袁继超 .
玉米科学 , 2010, (02) :96-99
[8]   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J].
李少昆 ;
王崇桃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6) :1941-1951
[9]   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茎秆理化特性与抗倒伏性的影响 [J].
杨世民 ;
谢力 ;
郑顺林 ;
李静 ;
袁继超 .
作物学报, 2009, 35 (01) :93-103
[10]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J].
勾玲 ;
黄建军 ;
张宾 ;
李涛 ;
孙锐 ;
赵明 .
作物学报, 2007, (10) :1688-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