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克拉通东南缘新元古代陆缘弧型TTG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21
作者
姜杨 [1 ]
赵希林 [1 ]
林寿发 [2 ]
Donald WDAVIS [3 ]
邢光福 [1 ]
李龙明 [2 ]
段政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2]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Waterloo,Canada,NLG
[3] 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Ottawa,Ontario,KAE
关键词
陆缘弧型TTG岩石组合; 新元古代; 金华罗店; 钦杭结合带; 扬子克拉通东南缘;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4.08.008
中图分类号
P587 [岩石分布、区域岩石志];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4 ;
摘要
在扬子克拉通东南缘的江山-绍兴结合带沿线多处出露新元古代深成杂岩,以往被认为是沿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碰撞缝合带侵入的板内型深成岩类。本文选择其中的浙江金华罗店中酸性深成杂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提出它们属TTG岩石组合,包括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合(T1T2G1)和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组合(G2QM)两类,普遍以明显富集Rb、Ba、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强烈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δCe为弱负异常或无异常,属典型的弧岩浆岩类。T1T2G1组合富钠贫钾,εNd(t)值=+2.6+9.4,Mg#值为41.5~63.1,推断由玄武质俯冲板片脱水部分熔融而成,并受到地幔楔橄榄岩熔体的混染。G2QM组合与T1T2G1组合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但又明显富K2O(2.75%5.08%)、LILE和LREE,低Mg#值(27.2~52.31)和εNd(t)值(+1.7+2.0),应是T1T2G1源区继续部分熔融的产物,可能未受到明显的地幔楔橄榄岩混染。测得花岗闪长岩(G1)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841±10Ma,奥长花岗岩(T2)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93±13Ma,前人报道之花岗岩(G2)年龄为832±44Ma,结合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说明T1T2G1和G2QM组合是由新元古代古华南洋向扬子东南缘持续俯冲形成的。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结果,提出金华罗店与诸暨璜山、绍兴平水等地的深成杂岩共同构成了扬子克拉通东南缘一条长达200km的青白口纪(930~793Ma)陆缘弧型深成杂岩带,反映迟至793Ma前仍存在强烈的洋壳俯冲,扬子克拉通尚未与华夏地块发生碰撞拼合,且T1T2G1-G2QM组合的出现指示洋壳俯冲正处于早-中期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461 / 147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闽中地区新元古代马面山群的形成及构造变形演化研究.[D].张祥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2]  
华南(东)晚元古代裂谷系特征与晋宁——加里东海盆地形成和演化.[M].余达淦等著;.原子能出版社.2000,
[3]   华南陆块的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观察、解释与检验 [J].
李献华 ;
李武显 ;
何斌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2, 31 (06) :543-559
[4]   江南古陆变质基底地层年代的修正和武陵运动构造意义 [J].
高林志 ;
丁孝忠 ;
张传恒 ;
陆松年 ;
刘燕学 ;
庞维华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2, 33 (02) :71-76
[5]   江南古陆中段沧水铺群锆石U-Pb年龄和构造演化意义 [J].
高林志 ;
刘燕学 ;
丁孝忠 ;
张传恒 ;
王自强 ;
陈俊 ;
刘耀荣 .
中国地质, 2012, 39 (01) :12-20
[6]   浙江诸暨地区石角-璜山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超镁铁质球状岩成因的启示 [J].
王孝磊 ;
舒徐洁 ;
邢光福 ;
谢思文 ;
张春晖 ;
夏晗 .
地质通报, 2012, 31 (01) :75-81
[7]   TTG岩类的识别:讨论与建议附视频 [J].
冯艳芳 ;
邓晋福 ;
肖庆辉 ;
邢光福 ;
苏尚国 ;
崔显岳 ;
公凡影 .
高校地质学报, 2011, (03) :406-414
[8]   江南隆起带新元古代碰撞结束时间:沧水铺砾岩上下层位的U-Pb年代学证据 [J].
张玉芝 ;
王岳军 ;
范蔚茗 ;
张爱梅 ;
张菲菲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1, 35 (01) :32-46
[9]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组合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扬子与华夏地块拼合时间与过程的约束 [J].
薛怀民 ;
马芳 ;
宋永勤 ;
谢亚平 .
岩石学报, 2010, 26 (11) :3215-3244
[10]   鲁西地区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类中镁安山质岩石系列(MA)的识别及大陆地壳生长 [J].
冯艳芳 ;
邓晋福 ;
王世进 ;
肖庆辉 ;
陆松年 ;
刘翠 ;
崔显岳 ;
公凡影 ;
甄世民 ;
贾德龙 ;
齐钒宇 .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11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