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固定程度沙地油蒿根系与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军红 [1 ]
韩海燕 [1 ]
雷雅凯 [2 ]
杨文斌 [1 ]
李永华 [1 ]
杨德福 [3 ]
赵雪彬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3] 青海沙珠玉治沙站
关键词
油蒿; 根系分布; 土壤水分; 毛乌素沙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而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重要器官。为研究不同固定程度沙地油蒿根系与土壤水分特征,分别选取毛乌素沙地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上的油蒿植株,采用分层取土的方法调查不同类型沙地上的油蒿根系分布特征,同时用TDR测定相应层次土壤水分。结果表明: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油蒿根系均以粗根最多,中粗根次之,细根最少,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级别的根量均呈指数状递减;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地0~40 cm范围内细根所占比重分别为:79.11%、74.71%和53.23%,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油蒿植株主要利用0~40 cm范围内的土壤水分,而流动沙地油蒿植株能更多地利用40 cm以下土壤水分。从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植被盖度不断增加,植被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也逐渐加大,同时由于地表发育的生物结皮具有阻碍降水入渗的作用,造成固定沙地土壤水分不断恶化,久之将造成固定沙地油蒿群落的衰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油蒿与臭柏沙地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张军红 ;
吴波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40 (03) :58-61
[2]   毛乌素沙地油蒿植株形态与结构特征分析 [J].
张军红 ;
吴波 ;
雷雅凯 ;
李秀梅 ;
何季 ;
高达布希拉图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1 (05) :6-9
[3]   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对水分入渗和再分配的影响 [J].
熊好琴 ;
段金跃 ;
王妍 ;
张新时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4) :82-87
[4]   毛乌素沙地土壤结皮对水分运动的影响 [J].
付广军 ;
廖超英 ;
孙长忠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 (01) :7-10
[5]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毛细根分布特点及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J].
包海龙 ;
贺晓 ;
赵宏宇 ;
刘建 ;
于海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4) :175-178
[6]   毛乌素沙地臭柏(Sabina vulgaris)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的细根分布特征 [J].
张国盛 ;
吴国玺 ;
王林和 ;
秦艳 ;
胡永宁 ;
张忠山 .
生态学报, 2009, 29 (01) :18-27
[7]   根系生态学 [J].
王政权 ;
郭大立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6) :1213-1216
[8]   毛乌素沙地臭柏与油蒿群落细根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及其空间变化 [J].
秦艳 ;
王林和 ;
张国盛 ;
胡永宁 ;
斯庆毕力格 ;
张忠山 .
中国沙漠, 2008, (03) :455-461
[9]   毛乌素沙地不同水分梯度根系垂直分布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 [J].
牛海 ;
李和平 ;
赵萌莉 ;
韩雄 ;
董晓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2) :157-163
[10]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演替的生理生态学机制 [J].
张军 ;
黄永梅 ;
焦会景 ;
夏显东 .
中国沙漠, 2007, (06) :97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