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模式

被引:66
作者
芮宗瑶 [1 ]
侯增谦 [1 ]
李光明 [2 ]
刘波 [2 ]
张立生 [2 ]
王龙生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冈底斯; 斑岩铜矿; 俯冲; 成矿模式; 西藏;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6.04.005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已有的斑岩铜矿成矿模式都是建立在“B”型俯冲基础上的,而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为18~12Ma,主碰撞期为65Ma,因此属于“A”型俯冲时期,即印度大陆壳俯冲到亚洲大陆壳之下的早期,此时夹于两者之间的新特提斯洋壳尚未消失掉,由此上地幔脱水和部分熔融提供了斑岩铜矿的主要成矿的物质来源。本文讨论了俯冲作用与斑岩铜矿的关系,通过驱龙和冲江两个代表性矿床的Nd、Sr同位素讨论了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通过矿带结构和成矿年代等制定了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西藏高原上地幔的精细结构与构造——地震层析成像给出的启示
    赵文津
    薛光琦
    吴珍汉
    赵逊
    刘葵
    史大年
    J.Mechie
    D.Nelson
    L.Brown
    T.Hearn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3) : 449 - 455+552
  • [2] 印度—亚洲俯冲带结构——岩浆作用证据
    赵志丹
    莫宣学
    罗照华
    周肃
    董国臣
    王亮亮
    张凤琴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149 - 157
  • [3]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
    莫宣学
    赵志丹
    邓晋福
    董国臣
    周肃
    郭铁鹰
    张双全
    王亮亮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135 - 148
  • [4] 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
    芮宗瑶
    侯增谦
    曲晓明
    张立生
    王龙生
    刘玉琳
    [J]. 矿床地质, 2003, (03) : 217 - 225
  • [5] 西藏高原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辉钼矿Re-Os年龄:成矿作用时限与动力学背景应用
    侯增谦
    曲晓明
    王淑贤
    高永丰
    杜安道
    黄卫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 609 - 618
  • [6] 冈底斯铜矿带含矿斑岩的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曲晓明
    侯增谦
    李振清
    [J]. 地质学报, 2003, (02) : 245 - 252
  • [7] 中国地球深部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与主体发展方向
    滕吉文
    [J]. 地质论评, 2002, (02) : 125 - 139
  • [8] 西藏冈底斯岛弧及其铜多金属矿带的基本特征与远景评估
    王全海
    王保生
    李金高
    姚鹏
    李志
    周祖翼
    程力军
    刘鸿飞
    [J]. 地质通报, 2002, (01) : 35 - 40
  • [9] 国外矿产资源.[M].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编著;.地震出版社.1996,
  • [10]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芮宗瑶;黄崇轲;齐国明等 著.地质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