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喀斯特小生境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23
作者
魏源 [1 ,2 ]
王世杰 [1 ]
刘秀明 [1 ]
黄天志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遗传多样性; 喀斯特; 小生境; 丰富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小生境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利用巢式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相结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茂兰3种植被类型下的小生境(石缝、石沟、土面)AMF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各类小生境都含有丰富的AMF遗传多样性,灌木林土面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最高,为4.06和68;次生林石缝的最低,为3.16和29,所研究的9个小生境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的平均值分别高达3.67和48,高于同类研究在其他地区的结果,这可能主要与喀斯特生态系统复杂的结构和较高的植物多样性有关;聚类分析显示各类小生境间的AMF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相似性指数最高仅为0.45,说明小生境所带来的空间异质性对AMF的遗传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基因测序显示球囊霉属(Glomus)极有可能是喀斯特地区AMF的优势菌属,在以后筛选喀斯特地区的高效生态恢复菌种时可重点考虑球囊霉属的一些菌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083 / 10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J].
彭思利 ;
申鸿 ;
郭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695-700
[2]   AM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J].
李岩 ;
焦惠 ;
徐丽娟 ;
赵洪海 ;
刘润进 .
生态学报, 2010, 30 (04) :1089-1096
[3]   菌根技术在环境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及展望 [J].
王立 ;
贾文奇 ;
马放 ;
李世阳 ;
张淑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2) :487-493
[4]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小生境及其土壤异质性 [J].
刘方 ;
王世杰 ;
罗海波 ;
刘元生 ;
刘鸿雁 .
土壤学报, 2008, 45 (06) :1055-1062
[5]   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与代表性土样采集方法 [J].
王世杰 ;
卢红梅 ;
周运超 ;
谢丽萍 ;
肖德安 .
土壤学报, 2007, (03) :475-483
[6]   岩溶生态系统脆弱性剖析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魏朝富 ;
龙健 .
热带地理, 2006, (04) :303-307
[7]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中的丛枝菌根调查 [J].
房辉 ;
PNDamodaran ;
曹敏 .
生态学报, 2006, (12) :4179-4185
[8]   AM真菌DNA的提取与PCR-DGGE分析 [J].
龙良鲲 ;
羊宋贞 ;
姚青 ;
朱红惠 .
菌物学报, 2005, (04) :94-99
[9]   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 [J].
杨如意 ;
陈欣 ;
唐建军 ;
陈静 ;
蒋琦清 ;
SJ HU .
科技通报, 2005, (06) :34-39
[10]   我国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保护利用——以西南地区茂兰、木论、弄岗典型喀斯特森林区为例 [J].
周游游 ;
黎树式 ;
黄天放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