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地区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杨秀海 [1 ,2 ]
卓嘎 [1 ,2 ]
罗布 [1 ,2 ]
王伟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珠穆朗玛峰地区; 气候变化; 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珠穆朗玛峰地区北部定日站和西部聂拉木站1971-2009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月降水量、月蒸发量资料,对珠峰地区1971-2009年近39a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该区域5个自动气象观测站2009年的资料进行了温、压、湿、风等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9年珠峰地区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增温更为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幅度;定日站增幅较聂拉木站明显,且以冬、春两季的气温增长幅度大.位于珠峰的西边略偏北的聂拉木站,迎向暖湿气流,降水丰富,但季节差异很小;定日站的年降水量不到聂拉木站的一半,且夏季降水占到了全年的85%;定日站的年降水量略微呈上升状态,蒸发量下降,两者的变化趋势都不是太明显;聂拉木站的降水量下降趋势比定日站明显,蒸发量略显上升.2009年资料显示,珠峰地区5个站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各异,温度、气压与各站的海拔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4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1970—2000年中国降雪量变化和区域性分布特征 [J].
徐兴奎 .
冰川冻土, 2011, 33 (03) :497-503
[2]   青藏高原积雪、冻土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研究 [J].
高荣 ;
钟海玲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冰川冻土, 2011, 33 (02) :254-260
[3]   全球平均温度序列的比较 [J].
唐国利 ;
王绍武 ;
闻新宇 ;
黄建斌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2) :85-89
[4]   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微地貌研究 [J].
李艳军 ;
易朝路 ;
胡恩 .
冰川冻土, 2010, (04) :696-705
[5]   珠穆朗玛峰绒布冰川消融与产汇流水文特征分析 [J].
刘伟刚 ;
任贾文 ;
秦翔 ;
刘景时 ;
康世昌 ;
崔晓庆 ;
王强 .
冰川冻土, 2010, 32 (02) :367-372
[6]   珠峰地区登山气象条件分析 [J].
普布次仁 ;
德庆 ;
罗布坚参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29 (04) :74-76
[7]   2007年春末夏初珠穆朗玛峰地区辐射特征分析 [J].
张志刚 ;
秦翔 ;
何立富 ;
王建凯 .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516-522
[8]   藏西北高寒牧区气候特征及草地退化原因分析 [J].
杨秀海 ;
卓嘎 ;
边多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02) :113-118
[9]   珠穆朗玛峰北坡冰川表面不同季节气象特征分析 [J].
杨兴国 ;
群觉 ;
刘宏谊 ;
王遂缠 .
干旱气象, 2008, 26 (04) :16-21
[10]   珠峰地区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初步分析 [J].
王树舟 ;
马耀明 .
冰川冻土, 2008, (04) :68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