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序列重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107
作者
张广伟 [1 ]
雷建设 [1 ]
梁姗姗 [2 ]
孙长青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鲁甸地震; 余震序列; 双差定位; 震源机制; 共轭破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本研究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8月3日至7日期间鲁甸Ms6.5级主震及647个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得到471个重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主震的震源深度为13.3 km,与破裂过程显示的初始破裂深度较为接近,余震序列呈现出近东西向一北西向的不对称共轭状分布。近东西向长约17 km,而北西向长约22 km,小震优势分布深度为10 km以上,且由主震处沿共轭断层分别向东南向和近东西向逐渐往10 km深度以上的浅部迁移.小震分布还展示出发震断层高倾角分布,且与昭通一鲁甸断裂分支断裂包谷垴一小河断裂活动相关.由于主震破裂的质心深度可为深入认识本次地震灾害严重提供重要证据,为此我们采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包括主震在内共5个4.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主震质心深度仅约5.0 km,与已有破裂过程显示的较大滑移量处于2~8 km之间的深度一致.本次主震错断了互为共轭的两条断裂,这种共轭破裂模式与矩心深度较浅,可能为本次地震致灾严重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018 / 30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主震及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 [J].
张广伟 ;
雷建设 ;
孙长青 .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 (03) :1012-1020
[2]  
The 20 April 2013 Lushan, Sichuan, mainshock, and its aftershock sequence: tectonic implications[J]. Jianshe Lei,Guangwei Zhang,Furen Xie.Earthquake Science. 2014(01)
[3]   四川芦山MS7.0地震余震序列双差定位、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 [J].
赵博 ;
高原 ;
黄志斌 ;
赵旭 ;
李大虎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10) :3385-3395
[4]   川滇交界东段昭通、莲峰断裂带的地震危险背景 [J].
闻学泽 ;
杜方 ;
易桂喜 ;
龙锋 ;
范军 ;
杨攀新 ;
熊仁伟 ;
刘晓霞 ;
刘琦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10) :3361-3372
[5]   云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层析成像研究 [J].
胥颐 ;
杨晓涛 ;
刘建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6) :1904-1914
[6]  
Relocation of the 10 March 2011 Yingjiang,China,earthquake sequenc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J]. Jianshe Lei1,Guangwei Zhang1 Furen Xie1 Yuan Li1 Youjin Su2 Lifang Liu2 Honghu Ma2 and Junwei Zhang2 1Key Laboratory of Crustal Dynamics,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5,China 2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224,China.Earthquake Science. 2012(01)
[7]   2008年于田MS7.3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及其构造属性讨论 [J].
徐锡伟 ;
谭锡斌 ;
吴国栋 ;
陈建波 ;
沈军 ;
方伟 ;
宋和平 .
地震地质, 2011, 33 (02) :462-471
[8]   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喇断块的最新活动 [J].
邓起东 ;
高翔 ;
陈桂华 ;
杨虎 .
地学前缘, 2010, 17 (05) :163-178
[9]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云南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 [J].
李永华 ;
吴庆举 ;
田小波 ;
张瑞青 ;
潘佳铁 ;
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1) :67-80
[10]   Relocation of the M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ts aftershock sequence [J].
Huang Yuan ;
Wu JianPing ;
Zhang TianZhong ;
Zhang DongNing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 51 (12) :1703-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