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逆冲推覆构造与合肥盆地、周口坳陷控盆断裂
被引:38
作者:

孙晓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张梅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龙胜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长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机构:
[1] 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秦岭-大别造山带;
中-新生代;
逆冲推覆构造;
合肥盆地;
周口坳陷;
控盆断裂;
构造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 -大别造山带北部中 -新生代逆冲推覆作用可划分出 5个期次 :即印支期 (T2 —T3 )、燕山早期 (J2 末—J3 )、燕山晚期 (K1末期 )、燕山末期 (K2 末期 )和喜马拉雅早期 (E末期 )。合肥盆地、周口坳陷控盆断裂是秦岭 -大别造山带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在盆地内的延伸 ,造山带与盆地逆冲推覆构造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同步耦合性 ,在空间上具有密切相关性。逆冲推覆作用不仅控制了盆地的分布轮廓、构造格局、地层发育和沉积建造 ,而且还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决定了盆地的性质和类型。中生代盆山构造耦合是扬子、华北两板块碰撞、陆内俯冲断离和山脉隆升与伸展坍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古近纪末期逆冲构造形成机制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的远程效应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1]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与深部过程[J]. 地质科学, 2002, (04) : 393 - 40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大别造山带北缘中生代冲积体系对源区构造的沉积响应[J]. 地质通报, 2002, (Z2) : 541 - 54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岳书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孟庆任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新生代的构造特征及动力学探讨[J]. 地质通报, 2002, (Z2) : 530 - 535宋传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刘国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牛漫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王道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东大别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的构造意义初析[J]. 地质科学, 2002, (03) : 343 - 349吴堑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Jonckheer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G.A.Wagner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5] 合肥盆地沉积构造样式与大别造山带的演化历史[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2) : 91 - 98徐春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邱连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雷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李学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6] 大别山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J]. 现代地质, 2002, (02) : 121 - 129郭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柴育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合肥盆地基底构造属性[J]. 地质科学 , 2000, (03) : 288 - 296赵宗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杨树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陈汉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竺国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周进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
- [8] 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序列及其对大别山造山作用的指示[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3) : 256 - 26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江茂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 [10] 周口坳陷的逆冲推覆构造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3) : 3 - 5孙自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熊保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